“子言良有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言良有理”全詩
瞻視照肝膽,音吐何瑯瑯。
君看水中鳧,不及鶴脛長。
昔聞夔憐蚿,未聞一足僵。
萬物各自適,形色安足量。
子言良有理,與子持酒漿。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贈劉矮跛相士》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劉矮跛相士》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媻姍三尺軀,舉止如不揚。
瞻視照肝膽,音吐何瑯瑯。
君看水中鳧,不及鶴脛長。
昔聞夔憐蚿,未聞一足僵。
萬物各自適,形色安足量。
子言良有理,與子持酒漿。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贈送給劉矮跛相士的,描述了相士的形象和品質。相士身材矮小,舉止謙和,不張揚。他的眼神透視出人的肝膽,言語中流露出深思熟慮的智慧。詩中提到,相士看水中的鳧(一種水鳥),卻不及鶴的腿長。這是在暗示相士雖然身材矮小,但他的智慧和見識卻超越了一般人。詩中還提到了夔山傳說中的夔龍憐愛蚯蚓的故事,但從未聽說過有人只有一條腿。最后,詩人認為萬物各有適合自己的樣子和形態,相士的言論是有道理的,與他一起分享酒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劉矮跛相士的描寫,展現了相士的智慧和品質。盡管相士身材矮小,但他的眼神透視人心,言辭中流露出深思熟慮的智慧。詩中的比喻和典故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深度。通過對夔龍和蚯蚓的對比,詩人表達了相士的獨特之處。最后,詩人認為每個人和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價值,相士的言論是有道理的,值得傾聽和分享。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相士的贊賞和敬意,展示了文天祥的才華和思想深度。
“子言良有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iú ǎi bǒ xiàng shì
贈劉矮跛相士
pán shān sān chǐ qū, jǔ zhǐ rú bù yáng.
媻姍三尺軀,舉止如不揚。
zhān shì zhào gān dǎn, yīn tǔ hé láng láng.
瞻視照肝膽,音吐何瑯瑯。
jūn kàn shuǐ zhōng fú, bù jí hè jìng zhǎng.
君看水中鳧,不及鶴脛長。
xī wén kuí lián xián, wèi wén yī zú jiāng.
昔聞夔憐蚿,未聞一足僵。
wàn wù gè zì shì, xíng sè ān zú liàng.
萬物各自適,形色安足量。
zi yán liáng yǒu lǐ, yǔ zi chí jiǔ jiāng.
子言良有理,與子持酒漿。
“子言良有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