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賣國人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心賣國人何處”全詩
忠貞已向生前定,老節須從死后休。
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
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題蘇武忠節圖》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蘇武忠節圖》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蘇武在異國他鄉堅守忠節的形象和他對國家的忠誠。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獨伴羝羊海上游,
相逢血淚向天流。
忠貞已向生前定,
老節須從死后休。
不死未論生可喜,
雖生何恨死堪憂。
甘心賣國人何處,
曾識蘇公義膽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武為主題,表達了蘇武在異國他鄉堅守忠節的精神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中描繪了蘇武孤獨地與羊群在海上漂泊,當他與同胞相遇時,他們的相逢充滿了血淚和悲傷。詩人認為蘇武的忠貞已經在他生前就決定了,他的老年節操必須在他死后才能休息。詩人認為,即使蘇武沒有死去,他的生活也不會令人喜悅,因為他無法忍受死亡的痛苦。詩人問道,蘇武甘心賣國的人在哪里?他曾經認識蘇武,知道他是一個有著堅定勇氣的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蘇武的形象,表達了對忠誠和節操的贊美。蘇武在異國他鄉堅守忠誠,不屈不撓,即使面臨死亡的威脅也不動搖。詩人通過蘇武的形象,表達了對忠誠精神的崇高贊美,并對那些背叛國家的人表示不屑和憤慨。整首詩詞情感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對蘇武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義的追求。
“甘心賣國人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ū wǔ zhōng jié tú
題蘇武忠節圖
dú bàn dī yáng hǎi shàng yóu, xiāng féng xuè lèi xiàng tiān liú.
獨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淚向天流。
zhōng zhēn yǐ xiàng shēng qián dìng, lǎo jié xū cóng sǐ hòu xiū.
忠貞已向生前定,老節須從死后休。
bù sǐ wèi lùn shēng kě xǐ, suī shēng hé hèn sǐ kān yōu.
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
gān xīn mài guó rén hé chǔ, céng shí sū gōng yì dǎn bù.
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
“甘心賣國人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