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流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有流水”全詩
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
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
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
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
幸生圣明時,漁樵以自適。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山中感興三首》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感興三首》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在山中有一條流水,當霜降時,石頭自然冒出來。
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
突然的雨從東南方向來,持續不斷,整整一天。
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
故友寫信問候到來,提到北風刮得很猛烈。
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
山深處,人們不知道外界的情況,不知道馬匹的得失。
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
點亮燈火,閱讀古代的歷史,感動得淚水縱橫。
幸生圣明時,漁樵以自適。
幸好生活在明君治理的時代,漁民和樵夫能夠自在地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對時代的思考。作者在山中感受到流水的流動、石頭的冒出、突然的驟雨,這些景象引發了他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他感嘆故友來信提到的北風的猛烈,暗示著外界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山深處的人們不知道外界的情況,也不知道馬匹的得失,這象征著人們對于命運的無奈和無法掌控。然而,作者通過挑燈閱讀古代的歷史,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人類的命運,激發了他的情感,淚水縱橫。最后,作者幸運地生活在一個明君治理的時代,漁民和樵夫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這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現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歷史和時代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時代的贊美。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山中有流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gǎn xīng sān shǒu
山中感興三首
shān zhōng yǒu liú shuǐ, shuāng jiàng shí zì chū.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zhòu yǔ dōng nán lái, xiāo zhǎng bù zhōng rì.
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
gù rén shū wèn zhì, wèi yán běi fēng jí.
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
shān shēn rén bù zhī, sāi mǎ shuí dé shī.
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
tiǎo dēng kàn gǔ shǐ, gǎn lèi zòng héng fā.
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
xìng shēng shèng míng shí, yú qiáo yǐ zì shì.
幸生圣明時,漁樵以自適。
“山中有流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