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見龍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時見龍顏”全詩
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贈李侍御》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李侍御》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冥孤云去,終當暮歸山。
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昌齡對李侍御的贈言和期望。詩中的“青冥孤云去”意味著李侍御離開了王昌齡所在的地方,前往遠方。而“終當暮歸山”則表達了王昌齡對李侍御的期待,希望他最終能夠回到故鄉。詩的后兩句“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則表達了王昌齡對李侍御的敬佩和期望,希望他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抱負,得到皇帝的賞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王昌齡對李侍御的思念和期待。通過描繪李侍御離開的景象和對他的贊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李侍御的敬佩和對他未來的期望。詩中的“青冥孤云去”和“終當暮歸山”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給人以離別和歸鄉的感覺,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而“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則表達了詩人對李侍御的贊賞和期待,顯示了詩人對李侍御的高度評價和對他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詞簡潔明了,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李侍御的深情厚意,展現了唐代士人之間的友情和對理想的追求。
“何時見龍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ǐ shì yù
贈李侍御
qīng míng gū yún qù, zhōng dāng mù guī shān.
青冥孤云去,終當暮歸山。
zhì shì zhàng kǔ jié, hé shí jiàn lóng yán.
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
“何時見龍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