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嚼秋風柏子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嚼秋風柏子仁”全詩
胡桃松實何曾吃,卻嚼秋風柏子仁。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拾柏子》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拾柏子》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秋天拾取柏子的情景,并通過對柏子的描述,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皺殼傾來紫麥新,
中藏瓊米不勝珍。
胡桃松實何曾吃,
卻嚼秋風柏子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柏子為主題,通過對柏子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詩中提到的“皺殼傾來紫麥新”,形象地描繪了柏子的外貌。柏子的果殼呈現出紫色,而柏子本身則是新鮮的。這種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銳觀察和細膩表達。
接著,詩中提到的“中藏瓊米不勝珍”,表達了柏子內部的珍貴之處。柏子的內部果肉被比作珍貴的瓊米,暗示了柏子的美味和珍貴。這種對柏子內部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柏子的獨特之處。
然后,詩中提到的“胡桃松實何曾吃”,暗示了作者對其他美味果實的不屑。胡桃和松子是常見的堅果,但作者卻表示自己從未品嘗過它們。這種對胡桃和松子的不屑,與對柏子的珍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柏子的特殊地位。
最后,詩中提到的“卻嚼秋風柏子仁”,表達了作者對柏子的品味和享受。作者將柏子比作秋風中的美味果仁,暗示了柏子的美味和滋味。這種對柏子的品味,不僅是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是對生活的享受和感悟。
總的來說,楊萬里的《拾柏子》通過對柏子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卻嚼秋風柏子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bǎi zi
拾柏子
zhòu ké qīng lái zǐ mài xīn, zhōng cáng qióng mǐ bù shèng zhēn.
皺殼傾來紫麥新,中藏瓊米不勝珍。
hú táo sōng shí hé zēng chī, què jué qiū fēng bǎi zi rén.
胡桃松實何曾吃,卻嚼秋風柏子仁。
“卻嚼秋風柏子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