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亦上高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亦上高樓”全詩
翁將貧博健,兒以學忘憂。
士固安天命,吾寧為食謀?八荒如可望,時亦上高樓。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貧》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貧》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經過歲月,我對生活已經失去了興趣,
貧窮的冬天只能依靠破舊的皮袍來御寒。
老人以貧窮為榮,自豪而健康,
而孩子們則通過學習來忘卻憂愁。
士人們相信命運安排,但我寧愿為食物而努力?
雖然八方世界似乎遙不可及,但我仍然站在高樓之上,期待時機的到來。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貧困的生活和對貧窮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命運和生活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比老人和孩子們的態度,展示了不同年齡段對貧困的態度和應對方式。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貧困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望。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對貧困的感受:作者通過描繪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貧困的感受和對物質生活的渴望。這種感受使得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2. 對命運的思考:作者通過對士人們相信命運安排的質疑,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思考。作者認為自己不愿意只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
3. 對未來的期望:盡管作者身處貧困之中,但他仍然懷抱著對未來的希望。通過站在高樓之上,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向往和對更好生活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貧困生活的描繪和對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通過對老人和孩子們的對比,也展示了不同年齡段對貧困的態度和應對方式。這首詩詞在情感上引人共鳴,在思想上引發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時亦上高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pín
感貧
jīng suì wú jiān wèi, qióng dōng zhǐ pò qiú.
經歲無兼味,窮冬止破裘。
wēng jiāng pín bó jiàn, ér yǐ xué wàng yōu.
翁將貧博健,兒以學忘憂。
shì gù ān tiān mìng, wú níng wèi shí móu? bā huāng rú kě wàng, shí yì shàng gāo lóu.
士固安天命,吾寧為食謀?八荒如可望,時亦上高樓。
“時亦上高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