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褭褭動高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褭褭動高旌”全詩
已收滴博云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
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云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中文譯文:
秋風輕盈地吹拂著高高的旌旗,玉帳中的將士們分開弓箭,射擊著敵營。已將滴博云間的戍卒召回,進一步奪取蓬婆雪覆的城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為嚴復提封名“大夫”時所寫的,歌頌了嚴大夫在戰爭中的英勇表現。詩中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展現了士兵們順風而行的威勢,他們迎著秋風,攻打突厥的敵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戰爭英雄們的敬佩和贊美,將他們比喻成勇士射箭的場景,形象生動。詩中的“滴博云間戍”和“蓬婆雪外城”是對具體地方的描寫,也突出了嚴大夫戰功赫赫的事跡。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嚴大夫以及所有戰士們的敬意和謳歌,展現了他們的勇氣和堅決的行動,同時也滲透著對國家安寧和和平的期望。
“秋風褭褭動高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án dài fū jūn chéng zǎo qiū
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
qiū fēng niǎo niǎo dòng gāo jīng, yù zhàng fēn gōng shè lǔ yíng.
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
yǐ shōu dī bó yún jiān shù, gèng duó péng pó xuě wài chéng.
已收滴博云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秋風褭褭動高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