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螢欲盡猶穿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螢欲盡猶穿戶”全詩
殘螢欲盡猶穿戶,落葉初飛已滿庭。
櫟老無心求匠石,鬼靈有說拒奴星。
余年默數能多少,盡付黃庭兩卷經。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小亭》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亭》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除地編茅作小亭,
一川風露對青冥。
殘螢欲盡猶穿戶,
落葉初飛已滿庭。
櫟老無心求匠石,
鬼靈有說拒奴星。
余年默數能多少,
盡付黃庭兩卷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小亭子,與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哲理相結合。詩人通過描寫亭子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思考。
賞析:
首先,詩中的"除地編茅作小亭"描述了亭子是由編織的茅草搭建而成,充滿了樸素和自然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一條江河的景象,"一川風露對青冥",展示了江河的遼闊和壯美,與小亭形成了對比。
接下來,詩人用"殘螢欲盡猶穿戶,落葉初飛已滿庭"表達了秋天的到來,螢火蟲即將消逝,落葉紛飛,描繪了季節變遷和光陰易逝的主題。
在下一句中,櫟老無心求匠石,鬼靈有說拒奴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櫟老是指橡樹,它無需追求雕琢的石頭來裝飾自己,而是以自然的姿態存在;而鬼靈則是指古代的傳說中的靈異存在,它們拒絕被束縛。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態度。
最后兩句"余年默數能多少,盡付黃庭兩卷經"表現了詩人對自身有限的人生時光的思考。詩人默默地數著自己度過的歲月,意味著他對光陰的珍惜和對生命的反思。"黃庭兩卷經"可以理解為詩人創作的兩卷經書,也可以象征著詩人的心靈和思想。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小亭、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內省的情感。
“殘螢欲盡猶穿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tíng
小亭
chú dì biān máo zuò xiǎo tíng, yī chuān fēng lù duì qīng míng.
除地編茅作小亭,一川風露對青冥。
cán yíng yù jǐn yóu chuān hù, luò yè chū fēi yǐ mǎn tíng.
殘螢欲盡猶穿戶,落葉初飛已滿庭。
lì lǎo wú xīn qiú jiàng shí, guǐ líng yǒu shuō jù nú xīng.
櫟老無心求匠石,鬼靈有說拒奴星。
yú nián mò shù néng duō shǎo, jǐn fù huáng tíng liǎng juǎn jīng.
余年默數能多少,盡付黃庭兩卷經。
“殘螢欲盡猶穿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