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勸冠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切莫勸冠巾”全詩
驚鴉時繞樹,吠犬遠隨人。
出仕讒銷骨,歸耕病滿身。
世間輸壞衲,切莫勸冠巾。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霜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月》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人生苦難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枯草上覆蓋著霜花,寒冷的窗戶里映著明亮的月光。驚鴉時而圍繞樹木飛舞,吠犬的聲音遠遠地隨著人們的離去。出仕的人因讒言而銷毀了自己的骨骼,歸耕的人因疾病而身心俱疲。世間的名利輸掉了虔誠的僧袍,切莫勸我戴上華麗的冠巾。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詩中的枯草和霜花象征著冬天的寒冷和荒涼,寓意著人生的艱辛和無常。寒窗中的明亮月光則象征著希望和追求,與冬天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
詩中提到的驚鴉和吠犬,以及出仕和歸耕的人,都是對社會現象的揭示。驚鴉圍繞樹木飛舞,吠犬追隨人們,暗示著社會中的虛偽和追逐名利的現象。出仕的人因為讒言而銷毀了自己的骨骼,歸耕的人因疾病而身心俱疲,反映了社會中的不公和人生的艱辛。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拒絕和對精神追求的堅持。世間的名利輸掉了虔誠的僧袍,切莫勸我戴上華麗的冠巾,呼吁人們不要為了追逐功名利祿而放棄內心的真誠和追求高尚的品質。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名利的批判,強調了追求內心真誠和高尚品質的重要性。
“切莫勸冠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yuè
霜月
kū cǎo shuāng huā bái, hán chuāng yuè yǐng xīn.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jīng yā shí rào shù, fèi quǎn yuǎn suí rén.
驚鴉時繞樹,吠犬遠隨人。
chū shì chán xiāo gǔ, guī gēng bìng mǎn shēn.
出仕讒銷骨,歸耕病滿身。
shì jiān shū huài nà, qiè mò quàn guān jīn.
世間輸壞衲,切莫勸冠巾。
“切莫勸冠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