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媿鄰家常作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媿鄰家常作苦”全詩
高棟尚余雙燕宿,短莎先放百蟲鳴。
挑燈剩欲開書秩,擘蟹時須近酒觵。
卻媿鄰家常作苦,探租黃犢待寒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秋即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秋即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簾櫳雨過不勝清,
秋氣依依似有情。
高棟尚余雙燕宿,
短莎先放百蟲鳴。
挑燈剩欲開書秩,
擘蟹時須近酒觵。
卻媿鄰家常作苦,
探租黃犢待寒耕。
中文譯文:
雨過之后,簾櫳上的清涼依然難以消散,
初秋的氣息仿佛有著柔情。
高樓上仍有一對燕子留宿,
短草中的百蟲早已開始鳴叫。
我提起燈火,仍想繼續讀書,
拿起蟹鉗,卻覺得應該靠近酒杯。
我不禁羨慕鄰居們平日的悠閑,
我等待著秋天的到來,開始寒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秋時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頭,雨過之后的清涼感仍然存在,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秋天的氣息似乎有著柔情,讓人感受到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美妙。
接著,詩人提到高樓上的燕子仍然留宿,而短草中的百蟲已經開始鳴叫。這些細節描寫了秋天的特點,也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循環。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自己提起燈火,想要繼續讀書。這表達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他拿起蟹鉗,似乎暗示著他想要享受一些美食和歡樂的時光。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鄰居們悠閑生活的羨慕,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等待著秋天的到來,準備開始寒耕的心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秋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個人情感的交織,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卻媿鄰家常作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iū jí shì
初秋即事
lián lóng yǔ guò bù shèng qīng, qiū qì yī yī shì yǒu qíng.
簾櫳雨過不勝清,秋氣依依似有情。
gāo dòng shàng yú shuāng yàn sù, duǎn shā xiān fàng bǎi chóng míng.
高棟尚余雙燕宿,短莎先放百蟲鳴。
tiǎo dēng shèng yù kāi shū zhì, bāi xiè shí xū jìn jiǔ gōng.
挑燈剩欲開書秩,擘蟹時須近酒觵。
què kuì lín jiā cháng zuò kǔ, tàn zū huáng dú dài hán gēng.
卻媿鄰家常作苦,探租黃犢待寒耕。
“卻媿鄰家常作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