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歲月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事歲月長”全詩
丈夫志四海,臨書慨以慷。
白發忽如此,惟有歸耕桑。
藥餌且枝梧,鄰曲相扶將。
豈無甕中酒,老病不能觴。
南山有歸處,歲晚柏已行。
下從吾親游,此事歲月長。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興》
去秋尚十日,軒窗夕已涼;
露草黏濕螢,壞壁啼寒螿。
丈夫志四海,臨書慨以慷。
白發忽如此,惟有歸耕桑。
藥餌且枝梧,鄰曲相扶將。
豈無甕中酒,老病不能觴。
南山有歸處,歲晚柏已行。
下從吾親游,此事歲月長。
這首詩詞《秋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下面我將為您提供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秋天還有十天,軒窗的夜晚已經涼爽;
露水濕濕地粘在草上,破舊的墻壁上響著寒螿的啼鳴。
作為一個志向遠大的丈夫,站在書桌前,激動而豪情萬丈。
白發突然間變得如此多,只有回到農田去務農。
身體疲憊,只能依靠著樹枝支撐著行走,
竟然沒有酒來滿足老年人的歡愉,因為年老多病無法舉杯。
南山山間有一個歸處,柏樹已經行走到晚年。
我將跟隨親人一起游歷,這段經歷將伴隨歲月長久。
詩意和賞析:
《秋興》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陸游對秋天的感受和自己人生境遇的思考。詩的開頭點明了時序,秋天已經來臨,離秋天還有十天的時間,但是軒窗的夜晚已經感受到涼意,這種描寫給人一種時光的流轉和季節的變遷之感。
接著,詩中描繪了一些景象,如露水濕濕地粘在草上,破舊的墻壁上寒螿的啼鳴,這些細節將讀者帶入到了秋天的景致中,并增添了一些寂寥和凄涼的氣氛。
在詩的后半部分,陸游表達了對自己人生經歷和境遇的思考。他自稱為一個志向遠大的丈夫,站在書桌前激動而豪情萬丈,但白發忽然間增多,這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然而,他認為唯有回歸到耕作的農田中,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詩的末尾,陸游描述了自己身體的疲憊和年老多病的困擾,他無法再享受酒宴的歡愉,只能依靠樹枝支撐著行走。然而,他仍然有一個歸處,那是南山山間的柏樹,它已經行走到晚年。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將跟隨親人一起游歷,這是一種對家庭溫暖和親情的倚重,也是對歲月長久的期許。
整首詩以描寫秋天的景象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以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深切感受。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以及對人生歸宿和內心安寧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秋天景象和個人經歷的描繪,以及情感的交融,傳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現出一種深沉而內斂的詩意。讀者可以通過賞析這首詩詞,感受到作者對秋天和人生的領悟,以及對家庭情感和內心歸宿的思索。
“此事歲月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秋興
qù qiū shàng shí rì, xuān chuāng xī yǐ liáng lù cǎo nián shī yíng, huài bì tí hán jiāng.
去秋尚十日,軒窗夕已涼;露草黏濕螢,壞壁啼寒螿。
zhàng fū zhì sì hǎi, lín shū kǎi yǐ kāng.
丈夫志四海,臨書慨以慷。
bái fà hū rú cǐ, wéi yǒu guī gēng sāng.
白發忽如此,惟有歸耕桑。
yào ěr qiě zhī wú, lín qū xiāng fú jiāng.
藥餌且枝梧,鄰曲相扶將。
qǐ wú wèng zhōng jiǔ, lǎo bìng bù néng shāng.
豈無甕中酒,老病不能觴。
nán shān yǒu guī chǔ, suì wǎn bǎi yǐ xíng.
南山有歸處,歲晚柏已行。
xià cóng wú qīn yóu, cǐ shì suì yuè zhǎng.
下從吾親游,此事歲月長。
“此事歲月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