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淵明避俗未聞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明避俗未聞道”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書淵明詩后》,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uān míng bì sú wèi wén dào,詩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淵明避俗未聞道”全詩

    《書淵明詩后》
    淵明避俗未聞道,此是東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頭像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書淵明詩后》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淵明詩后》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淵明避俗未聞道,
    此是東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
    此非聞道更誰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杜甫和蘇軾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辛棄疾將自己比作枯株,心境卻如水般澄澈,表達了他在身世坎坷、遭受挫折的同時,內心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追求。

    賞析:
    1. 淵明指的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他在遭遇政治挫折后,選擇隱居避世,辛棄疾稱之為"避俗未聞道"。這句表達了辛棄疾對杜甫的敬佩,認為他雖然避世,卻依然保持著對詩歌創作的追求。

    2. 東坡居士指的是宋代文學家蘇軾,他以字“東坡”聞名,辛棄疾將其稱為"東坡居士"。這句表達了辛棄疾對蘇軾的稱贊,認為蘇軾在隱居期間,仍然有著卓越的詩才和文學造詣。

    3.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這兩句是辛棄疾對自己的自述,將自己的外貌比作枯株,意味著自己的身世坎坷、人生經歷的曲折。然而,他的內心卻如水般澄澈,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對真理的追求。最后一句“此非聞道更誰聞”,表達了他對自己詩歌的深情和對讀者的期待,希望能夠有人理解和欣賞他的作品。

    這首詩詞通過對杜甫和蘇軾的贊美,展現了辛棄疾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詩人境遇的思考。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自身經歷的苦楚和對讀者理解的渴望。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是辛棄疾對前輩文學家的致敬,也是對自己創作道路的自省和對讀者的呼喚。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淵明避俗未聞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uān míng shī hòu
    書淵明詩后

    yuān míng bì sú wèi wén dào, cǐ shì dōng pō jū shì yún.
    淵明避俗未聞道,此是東坡居士云。
    shēn shì kū zhū xīn shì shuǐ, cǐ fēi wén dào gèng shuí wén.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

    “淵明避俗未聞道”平仄韻腳

    拼音:yuān míng bì sú wèi wén dào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淵明避俗未聞道”的相關詩句

    “淵明避俗未聞道”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淵明避俗未聞道”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淵明避俗未聞道”出自辛棄疾的 《書淵明詩后》,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