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猶自掩柴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高猶自掩柴門”全詩
村前村后東風滿,略數桃花一萬重。
斷橋隤岸數家村,雨少晴多減漲痕。
雪白鵝兒綠楊柳,日高猶自掩柴門。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自閶門騎馬入越城》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閶門騎馬入越城》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日影穿云亦未濃,
夜來疏雨洗清空。
村前村后東風滿,
略數桃花一萬重。
斷橋隤岸數家村,
雨少晴多減漲痕。
雪白鵝兒綠楊柳,
日高猶自掩柴門。
中文譯文:
太陽的影子穿過云層尚未濃厚,
夜晚來臨,細雨洗滌清空。
村莊前后東風吹滿,
數不盡的桃花開放無數次。
斷橋、滑坡的岸邊有幾家村莊,
雨少而晴天多減少了漲水的痕跡。
潔白的雪地上,鵝和兒童在綠色的楊柳下,
太陽升高時,柴門仍舊關閉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寫于宋代的作品,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為主題。整首詩以描寫四季變化和農村景象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
首先,詩中描述了太陽透過云層的光線,暗示著早晨的時光尚未到來,但陽光已開始透射,預示著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夜晚的細雨洗滌了大氣,使空氣變得清新。這些描寫傳達出清晨的寧靜和新的希望。
其次,詩中描繪了農村景象。村莊中的東風吹滿,意味著春天的來臨,桃花盛開,形成了一片美麗的景色。雖然只是簡短地點明了桃花的數量,但給人以繁花似錦的感覺。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斷橋和滑坡的岸邊的幾家村莊,描述了雨水減少、晴天增多的情景,暗示著洪水退去,村莊恢復了平靜。這種景象傳遞出農民們對自然災害的忍耐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詩中以雪白的鵝和兒童在綠色的楊柳下為畫面,描繪了農村的寧靜和恬靜。盡管太陽升得很高,柴門仍然關閉,這一細節展示了農民的勤勞和樸實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農村生活的美好。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意象的運用,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富有生機的農村景象中,呈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
“日高猶自掩柴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chāng mén qí mǎ rù yuè chéng
自閶門騎馬入越城
rì yǐng chuān yún yì wèi nóng, yè lái shū yǔ xǐ qīng kōng.
日影穿云亦未濃,夜來疏雨洗清空。
cūn qián cūn hòu dōng fēng mǎn, lüè shù táo huā yī wàn zhòng.
村前村后東風滿,略數桃花一萬重。
duàn qiáo tuí àn shù jiā cūn, yǔ shǎo qíng duō jiǎn zhǎng hén.
斷橋隤岸數家村,雨少晴多減漲痕。
xuě bái é ér lǜ yáng liǔ, rì gāo yóu zì yǎn zhài mén.
雪白鵝兒綠楊柳,日高猶自掩柴門。
“日高猶自掩柴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