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照塵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芳照塵沙”全詩
耿耿霜露側,余此黃金葩。
西風滿天地,孤芳照塵沙。
殷勤開小筑,花氣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東籬陶令家。
兩窮偶寓意,豈必真愛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虛度,門前欲高牙。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寄題向撫州采菊亭》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向撫州采菊亭》
一葉起秋色,眾綠凋歲華。
耿耿霜露側,余此黃金葩。
西風滿天地,孤芳照塵沙。
殷勤開小筑,花氣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東籬陶令家。
兩窮偶寓意,豈必真愛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虛度,門前欲高牙。
中文譯文:
一片葉子展現了秋天的色彩,眾多的綠葉凋謝了歲月的繁華。
明亮的霜露側面流淌,我看到了這黃金般的花朵。
西風吹滿了天地,這孤零零的花兒照亮了塵沙。
殷勤地開啟小筑,花的香氣在日夜間愈加美好。
落下的花瓣多如楚地的塵土,陶淵明的東籬上也有。
兩個窮人偶然際遇,是否必須真正熱愛花朵?
與亭中的人相比,他們一笑間超越了天涯的邊際。
采摘采摘,不要虛度時光,門前的牙若長高了便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范成大創作的作品,以描繪秋天采菊的情景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感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中的“一葉起秋色”以一片落葉來象征整個秋天的色彩,展示了季節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接著,詩人描述了綠葉凋謝的景象,暗示了人事無常的真實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通過“耿耿霜露側,余此黃金葩”的描寫,將黃金般的花朵與凋謝的自然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花朵的珍貴和生命的短暫。
詩中的“西風滿天地,孤芳照塵沙”揭示了花朵的孤獨和堅強,即使在荒蕪的沙地上,仍能綻放出明亮的光芒。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個人在小筑中開啟花朵并享受花香的情景,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落英楚和東籬陶令家的意象,呼應了歷史文化中的詩人和文人墨客,強調了文人對花卉的鐘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兩窮偶寓意,豈必真愛花。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采采勿虛度,門前欲高牙”,表達了對追求真愛的思考。詩人認為兩個窮人偶然相遇并非必然代表真正的愛情,反而亭中的人通過一笑超越了世俗的邊界,顯得更為美好。
最后的兩句“采采勿虛度,門前欲高牙”是詩人的勸勉之語,意味著不要虛度時光,要珍惜眼前的美好。門前欲高牙的意象可以解讀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標。
整首詩詞通過對秋天采菊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中的對比和隱喻手法,以及對真愛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和詩意,值得細細品味。
“孤芳照塵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xiàng fǔ zhōu cǎi jú tíng
寄題向撫州采菊亭
yī yè qǐ qiū sè, zhòng lǜ diāo suì huá.
一葉起秋色,眾綠凋歲華。
gěng gěng shuāng lù cè, yú cǐ huáng jīn pā.
耿耿霜露側,余此黃金葩。
xī fēng mǎn tiān dì, gū fāng zhào chén shā.
西風滿天地,孤芳照塵沙。
yīn qín kāi xiǎo zhù, huā qì rì xī jiā.
殷勤開小筑,花氣日夕嘉。
luò yīng chǔ lèi shǒu, dōng lí táo lìng jiā.
落英楚累手,東籬陶令家。
liǎng qióng ǒu yù yì, qǐ bì zhēn ài huā.
兩窮偶寓意,豈必真愛花。
bù rú tíng zhōng rén, yī xiào le tiān yá.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cǎi cǎi wù xū dù, mén qián yù gāo yá.
采采勿虛度,門前欲高牙。
“孤芳照塵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