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史家兒往往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史家兒往往嗔”全詩
討論潤色今為美,學問文章老更醇。
賦擬相如真復似,詩看子建的應親。
仍聞悟主言多直,許史家兒往往嗔。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上西垣舍人》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上西垣舍人》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寫,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共說才高世所珍,
諸賢誰敢望光塵。
討論潤色今為美,
學問文章老更醇。
賦擬相如真復似,
詩看子建的應親。
仍聞悟主言多直,
許史家兒往往嗔。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才華出眾的人們的贊賞和敬佩,以及對他們所創作的作品的欽佩之情。詩中提到了討論和潤色,強調了對于現代文學作品的追求和塑造。作者認為在當今時代,學問和文章比以往更加深沉和純粹。他以相如、子建等古代文學家為榜樣,認為他們的作品真實而出色。最后,作者提到有些人對于他的直言不諱感到不滿,暗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堅持和批評精神。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才華橫溢的人們和他們的作品的贊美之情。詩中的"共說才高世所珍"表明了作者對于才華的高度認可,認為這是世人所珍惜和推崇的品質。"諸賢誰敢望光塵"一句表達了對這些才子才女們的敬仰和敬畏之情,也暗示了普通人難以企及他們的高度。
詩的下半部分強調了對于現代文學作品的追求和潤色。作者認為學問和文章在當今時代更加深沉和純粹,這是對過去文學的一種超越和進步。通過提及相如、子建等古代文學家,作者將他們的作品與現代作品相提并論,認為現代作品的質量可以媲美古代大家。
最后兩句"仍聞悟主言多直,許史家兒往往嗔"傳達了作者在文學創作中的批評精神和不畏強權的態度。作者提到自己的直言不諱可能招致一些人的不滿和批評,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才華和文學作品的推崇,展現了他對現代文學的探索和對批評精神的堅持。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王安石的文學風格,以及他對當代文學發展的思考和積極探索。
“許史家兒往往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xī yuán shè rén
上西垣舍人
gòng shuō cái gāo shì suǒ zhēn, zhū xián shuí gǎn wàng guāng chén.
共說才高世所珍,諸賢誰敢望光塵。
tǎo lùn rùn sè jīn wèi měi, xué wèn wén zhāng lǎo gèng chún.
討論潤色今為美,學問文章老更醇。
fù nǐ xiàng rú zhēn fù shì, shī kàn zi jiàn de yìng qīn.
賦擬相如真復似,詩看子建的應親。
réng wén wù zhǔ yán duō zhí, xǔ shǐ jiā ér wǎng wǎng chēn.
仍聞悟主言多直,許史家兒往往嗔。
“許史家兒往往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