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嫌柳渾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嫌柳渾青”全詩
繞屋褚先生,蕭蕭何所直。
每嫌柳渾青,追悵李太白。
多謝安石榴,向人紅蕊拆。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老景》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老景》是宋代作家王安石所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景春可惜,無花可留得。
繞屋褚先生,蕭蕭何所直。
每嫌柳渾青,追悵李太白。
多謝安石榴,向人紅蕊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老年時光的感慨以及對生命逝去的無奈和遺憾。詩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中沒有花朵,老年人孤獨地圍繞著屋子走動,凄涼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常常嫌棄柳樹的葉子過于青翠,而懷念起李白,追憶李白的豪情壯志。最后,作者感激安石榴,因為安石榴的花瓣可以分給別人品味。
賞析:
《老景》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老年時光的凄涼和人生的無常。通過描寫春天中沒有花朵的景象,作者暗示了老年人無法再留住美好時光的無奈感。繞屋褚先生的形象象征著老年人的孤獨和寂寞,他在蕭瑟的環境中徘徊,沒有目的地行走。作者對柳樹葉子的嫌棄和對李白的追憶,表達了對過去豪情壯志和激情生活的懷念。最后,作者感激安石榴的花瓣,這是一種象征著美好和喜悅的象征,作者將它們分享給他人,傳遞著一種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這首詩詞通過簡單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刻畫了老年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它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歲月無情的主題,同時也傳遞了一種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精練的詞句和深刻的詩意,給人以思考和共鳴,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才華。
“每嫌柳渾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jǐng
老景
lǎo jǐng chūn kě xī, wú huā kě liú dé.
老景春可惜,無花可留得。
rào wū chǔ xiān shēng, xiāo xiāo hé suǒ zhí.
繞屋褚先生,蕭蕭何所直。
měi xián liǔ hún qīng, zhuī chàng lǐ tài bái.
每嫌柳渾青,追悵李太白。
duō xiè ān shí liú, xiàng rén hóng ruǐ chāi.
多謝安石榴,向人紅蕊拆。
“每嫌柳渾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