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莫違黃發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意莫違黃發叟”全詩
頗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
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浮云軒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難入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巖酒。
歸來還受一大錢,好意莫違黃發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張嘉州》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嘉州》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不愿萬戶侯,
亦不愿識韓荊州。
頗愿身為漢嘉守,
載酒時作凌云游。
虛名無用今白首,
夢中卻到龍泓口。
浮云軒冕何足言,
惟有江山難入手。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謫仙此語誰解道,
請君見月時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
一時付與東巖酒。
歸來還受一大錢,
好意莫違黃發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官場虛名和功成名就的不屑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態度。詩中的主人公年輕時不愿意成為權貴,也不愿意結交政治名士。相反,他更愿意擔任嘉州的守臣,載酒漫游在仙山之間。他認為虛名無益,如今已經年老,但在夢中他卻仿佛到達了龍泓口,遠離了塵世的紛擾。詩中提到浮云和軒冕,暗示官場的虛幻和浮躁,而真正重要的是執掌江山的權力,然而這又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成為謫仙,尋求超脫塵世的境界,邀請讀者一起登樓觀月,以輕松的心態對待世事,將煩惱拋諸腦后,一同品味東巖酒(指道家的仙酒)。最后兩句表達了歸隱之后仍然保持善意,不要違背對老人黃發叟的好意。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官場的失望和對自由、超脫的向往。詩中以少年的心態表達了對名利的厭倦,對政治權謀的無趣,愿意在嘉州擔任守臣,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對虛名的嘲諷和對江山的渴望,反映了他對權力的不屑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峨眉山月和平羌江水的描繪,給人以寧靜和神秘的感覺,與主人公內心的追求相呼應。最后兩句詩以一種輕松的口吻,邀請讀者一同欣賞月亮,拋開塵世的瑣事,享受人生的真正樂趣。整首詩意境高遠,語言簡練,抒發了作者對名利的淡然態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愿望,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哲學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好意莫違黃發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jiā zhōu
送張嘉州
shào nián bù yuàn wàn hù hòu, yì bù yuàn shí hán jīng zhōu.
少年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
pō yuàn shēn wéi hàn jiā shǒu, zài jiǔ shí zuò líng yún yóu.
頗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
xū míng wú yòng jīn bái shǒu, mèng zhōng què dào lóng hóng kǒu.
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fú yún xuān miǎn hé zú yán, wéi yǒu jiāng shān nán rù shǒu.
浮云軒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難入手。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zhé xiān cǐ yǔ shuí jiě dào, qǐng jūn jiàn yuè shí dēng lóu
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
xiào tán wàn shì zhēn hé yǒu, yī shí fù yǔ dōng yán jiǔ.
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巖酒。
guī lái huán shòu yī dà qián, hǎo yì mò wéi huáng fà sǒu.
歸來還受一大錢,好意莫違黃發叟。
“好意莫違黃發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