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相勸送殘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杯相勸送殘春”全詩
今日相逢頭似雪,一杯相勸送殘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盧績》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盧績》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余杭縣,有位名叫盧績的明府,
他在虛白亭中,被稱為白舍人。
今天我們相聚,他的頭發已經像雪一樣白了,
舉杯相勸,送走即將結束的春天。
詩意:
這首詩詞寫了詩人白居易與盧績相逢的情景。盧績是白居易的朋友,他的頭發已經變得白得像雪一樣。詩人與他相聚時,舉起杯酒勸他,同時也是送別即將結束的春天。這首詩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時光的流逝之感。
賞析:
《贈盧績》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相逢的場景,情感真摯而深刻。詩中的兩位角色都有一個與白色相關的稱號,盧績是白舍人,白舍人可以理解為地位高貴的白衣官員,而詩人自稱為白居易,白居易意味著平靜安逸的生活。這兩個白色的形象與詩中的虛白亭相呼應,形成了一種意境上的統一。
詩人以朋友相聚為契機,表達了對友情的重視和思念之情。盧績的頭發已經變得白得像雪一樣,這一形容不僅展示了時光的流逝,也體現了歲月的沉淀和閱歷的增加。詩人舉起酒杯,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勸勉,同時也暗含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傳遞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境,通過對友情和時光的描繪,表達了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對友情珍貴的感悟。
“一杯相勸送殘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ú jī
贈盧績
yú háng xiàn lǐ lú míng fǔ, xū bái tíng zhōng bái shè rén.
余杭縣里盧明府,虛白亭中白舍人。
jīn rì xiāng féng tóu sì xuě, yī bēi xiāng quàn sòng cán chūn.
今日相逢頭似雪,一杯相勸送殘春。
“一杯相勸送殘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