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窗明月天風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窗明月天風靜”全詩
滿窗明月天風靜,玉磬時聞一兩聲。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詠方廣詩》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方廣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圣寺閑棲睡眼醒,
此時何處最幽清?
滿窗明月天風靜,
玉磬時聞一兩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幽美的場景,詩人在圣寺中醒來,他的睡眼逐漸清醒。此時,他思考著哪個地方最為幽靜清凈。窗外明亮的月光灑滿房間,天空中的風靜謐無聲。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偶爾可以聽到玉磬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李白的詩人才情。詩中的圣寺被描繪成一個寧靜的居所,而詩人則從睡夢中醒來,逐漸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幽靜之美。他思考著哪個地方最為幽清,這種思考反映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審美追求。
描繪明亮的月光和靜謐的天風,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玉磬的聲音作為詩中的細節,增添了一份清雅和神秘感。這樣的描寫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靜謐的圣寺,感受到清凈的氛圍和詩人的身臨其境之感。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李白詩歌的魅力。它表達了詩人對幽靜環境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寧靜與平和的渴望。
“滿窗明月天風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fāng guǎng shī
詠方廣詩
shèng sì xián qī shuì yǎn xǐng, cǐ shí hé chǔ zuì yōu qīng?
圣寺閑棲睡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
mǎn chuāng míng yuè tiān fēng jìng, yù qìng shí wén yī liǎng shēng.
滿窗明月天風靜,玉磬時聞一兩聲。
“滿窗明月天風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