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北岸紅煙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看北岸紅煙里”全詩
遙看北岸紅煙里,水殿珠簾盡上鉤。
分類:
作者簡介(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謹,漢族,江西貴溪人。明正德進士。初任兵科給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負。世宗繼位,疏陳武宗朝弊政,受帝賞識。裁汰親軍及京師衛隊冗員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莊田,悉奪還民產。豪邁強直,縱橫辯博,受寵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不久又擢為首輔。嘉靖二十七年議收復河套事,被至棄市死。其詩文宏整,又以詞曲擅名。有《桂洲集》。
《苑中寓直記事四首》夏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苑中寓直記事四首》是明代夏言創作的一首詩詞。它以夜晚在苑中涌玉亭前放舟的景象為主題,描繪了碧荷香雨初收的美景。從遠處望去,北岸上的紅煙中,水殿的珠簾已經全部卷起,掛在鉤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色,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寧靜。涌玉亭前的舟行在湖面上,與碧荷的花香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靜謐而美麗的畫面。北岸上的紅煙仿佛籠罩了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水殿上的珠簾在紅煙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華麗和高貴,給人一種宮廷的氣息。
這首詩詞的譯文和賞析如下:
譯文:
在苑中的涌玉亭前,夜晚放著船,碧荷的芬芳在雨初收的時候靜靜地彌漫開來。遠遠望去,北岸上的紅煙彌漫其中,水殿上的珠簾已經全部卷起,掛在鉤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寧靜和美麗的自然景物。夏言巧妙地運用了色彩、香氣和視覺元素,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美景之中。舟行在涌玉亭前的湖面上,與碧荷的花香相互交融,給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感覺。紅煙籠罩的北岸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讓人感到充滿了詩意和浪漫。水殿上的珠簾被描繪得格外華麗和高貴,給人一種宮廷的感覺,展現了明代宮廷生活的瑰麗和精致。
總之,《苑中寓直記事四首》通過描繪夜晚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詞中融入了華麗和神秘的元素,給人一種寧靜、溫馨和浪漫的感覺。這首詩詞展示了夏言深厚的藝術造詣和對自然美的敏感,是一首可以令人陶醉其中的佳作。
“遙看北岸紅煙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àn zhōng yù zhí jì shì sì shǒu
苑中寓直記事四首
yǒng yù tíng qián yè fàng zhōu, bì hé xiāng jìng yǔ chū shōu.
涌玉亭前夜放舟,碧荷香靜雨初收。
yáo kàn běi àn hóng yān lǐ, shuǐ diàn zhū lián jǐn shàng gōu.
遙看北岸紅煙里,水殿珠簾盡上鉤。
“遙看北岸紅煙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