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吹水樹含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風吹水樹含聲”全詩
明月出山云弄影,清風吹水樹含聲。
人家屋角驚厖吠,官路橋頭去馬鳴。
天下之間吾亦客,還將老眼望升平。
分類:
作者簡介(舒頔)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績溪,(今屬安徽省)人。擅長隸書,博學廣聞。曾任臺州學正,后時艱不仕,隱居山中。入朝屢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終老于家。歸隱時曾結廬為讀書舍,其書齋取名“貞素齋”。著有《貞素齋集》、《北莊遺稿》等。《新元史》有傳。
《涇川道中》舒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涇川道中》是明代詩人舒頔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山雨后白云生,
云氣參差草樹清。
明月出山云弄影,
清風吹水樹含聲。
人家屋角驚厖吠,
官路橋頭去馬鳴。
天下之間吾亦客,
還將老眼望升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涇川道路上的景色和情景。雨后的青山間,白云蓬勃生長,云氣卷曲錯落,使得草木更加清晰可見。明亮的月亮從山中升起,云霧在其周圍飄動,清風吹拂著水面,樹木發出悅耳的聲音。在人家的屋角,狗驚起并吠叫,官道上的橋頭傳來馬的嘶鳴聲。在這個世界上,我也只是一個旅客,但我仍然希望能夠看到社會的安定與繁榮。
賞析:
《涇川道中》通過對涇川道路上的景色和聲音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悟。整首詩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描繪了雨后的山野景象,白云、明月、清風和水聲相互交織。通過描寫這些自然元素,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諧的向往。
詩中的狗吠和馬鳴則增加了一絲煩擾和喧囂,與自然的寧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聲音代表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擾,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詩人以旅客的身份,仍然保持著對社會安定與繁榮的期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表達了對寧靜與繁榮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這種對自然和社會的結合,使得《涇川道中》成為一首具有情感和思考的詩詞作品。
“清風吹水樹含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chuān dào zhōng
涇川道中
qīng shān yǔ hòu bái yún shēng, yún qì cēn cī cǎo shù qīng.
青山雨后白云生,云氣參差草樹清。
míng yuè chū shān yún nòng yǐng, qīng fēng chuī shuǐ shù hán shēng.
明月出山云弄影,清風吹水樹含聲。
rén jiā wū jiǎo jīng páng fèi, guān lù qiáo tóu qù mǎ míng.
人家屋角驚厖吠,官路橋頭去馬鳴。
tiān xià zhī jiān wú yì kè, hái jiāng lǎo yǎn wàng shēng píng.
天下之間吾亦客,還將老眼望升平。
“清風吹水樹含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