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年中援海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歷年中援海日”全詩
萬歷年中援海日,董山遺孽一羈雌。
分類:
《通旟(七言絕句一百首,錄十首)》阮漢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通旟(七言絕句一百首,錄十首)》是明代詩人阮漢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邊隅屬國剩高驪,
鴨綠東西入建夷。
萬歷年中援海日,
董山遺孽一羈雌。
詩意:
這首詩以邊疆地區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邊疆風景和歷史的思考與感慨。詩中描繪了屬國的高驪馬,象征著邊疆地區的草原景色和邊疆民族的勇猛精神。詩中還提到鴨綠江,它東西流經邊疆地區,象征著邊疆的廣袤和開闊。接著,詩人提到了萬歷年間,這是明代的一個時期,表達了邊疆地區在那個時期得到了海上援助,揭示了中央政權對邊疆的重視。最后,詩人用“董山遺孽一羈雌”的形象來表達對戰亂的思考,暗示了邊疆地區的苦難和沉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幾個景物和隱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邊疆地區的思考和關注。作者以邊疆的高驪馬和遼闊的鴨綠江為象征,展示了邊疆地區的壯美和邊疆民族的堅韌不拔。詩中提到的萬歷年代表了一個具體的時期,揭示了中央政權對邊疆的關注和支持。最后,詩人以“董山遺孽一羈雌”的形象,表達了對歷史戰亂和邊疆地區苦難的思考,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展示了對邊疆地區的關切和對歷史的思索,表達了對邊疆地區的贊美和懷念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邊疆地區的描寫和暗示,展示了作者對邊疆的關注和對歷史的思考,體現了對邊疆地區的贊美和懷念之情。
“萬歷年中援海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ōng yú qī yán jué jù yī bǎi shǒu, lù shí shǒu
通旟(七言絕句一百首,錄十首)
biān yú shǔ guó shèng gāo lí, yā lǜ dōng xī rù jiàn yí.
邊隅屬國剩高驪,鴨綠東西入建夷。
wàn lì nián zhōng yuán hǎi rì, dǒng shān yí niè yī jī cí.
萬歷年中援海日,董山遺孽一羈雌。
“萬歷年中援海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