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危不負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危不負主”全詩
時危不負主,繄彼文狀元。
勤王仗大義,擐甲相周旋。
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淵。
寧甘珠璧碎,不為瓦礫全。
碧血濺燕市,精光上燭天。
嗟嗟吾生晚,不得為執鞭。
手持竹如意,擊碎空山巔。
魂兮渺何許,涕泗悲茫然。
¤
分類:
《讀史(三首)》莫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三首)》是明代莫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趙宋世忠厚,
養士三百年。
時危不負主,
繄彼文狀元。
勤王仗大義,
擐甲相周旋。
皇天不祚宋,
白日沉虞淵。
寧甘珠璧碎,
不為瓦礫全。
碧血濺燕市,
精光上燭天。
嗟嗟吾生晚,
不得為執鞭。
手持竹如意,
擊碎空山巔。
魂兮渺何許,
涕泗悲茫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明代的歷史和文化,表達了對宋朝的忠誠和對明代的失望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趙宋世代忠厚養士三百年的事實,贊揚了宋朝的治理和文化傳統。
然后,詩人表達了他對明朝時局的看法。他說即使在時局危險的時候,忠臣也不會辜負君主的期望,就像那些文學才子一樣,他們在困境中依然顯露出才華和品德。
接著,詩人描述了勤王仗義的場景,形容忠臣們戴上盔甲,為了追求大義而奮斗,但最終他們的努力卻未能得到皇天的庇佑,宋朝覆滅,白日沉沒于虞淵之中,意味著滅亡的悲劇。
然后,詩人通過表述“寧甘珠璧碎,不為瓦礫全”,表達了忠臣們寧愿舍棄貴重的珍寶,也不愿為了保全自己而放棄追求大義的決心。
接著,詩人以“碧血濺燕市,精光上燭天”來形容忠臣們的壯烈犧牲和無盡的精神光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之情。他感慨自己生活晚景,未能有機會為國家出力,只能手持竹杖,在空山之巔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也傳達了他對逝去的忠臣和辛酸歷史的悲傷之情。
整首詩詞以豪放激昂的語言描繪了歷史的滄桑和忠臣的壯烈,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局的憂慮。莫璠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忠義精神的崇敬,并批判了當時的政治現實。
“時危不負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sān shǒu
讀史(三首)
zhào sòng shì zhōng hòu, yǎng shì sān bǎi nián.
趙宋世忠厚,養士三百年。
shí wēi bù fù zhǔ, yī bǐ wén zhuàng yuán.
時危不負主,繄彼文狀元。
qín wáng zhàng dà yì, huàn jiǎ xiāng zhōu xuán.
勤王仗大義,擐甲相周旋。
huáng tiān bù zuò sòng, bái rì chén yú yuān.
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淵。
níng gān zhū bì suì, bù wéi wǎ lì quán.
寧甘珠璧碎,不為瓦礫全。
bì xuè jiàn yàn shì, jīng guāng shàng zhú tiān.
碧血濺燕市,精光上燭天。
jiē jiē wú shēng wǎn, bù dé wèi zhí biān.
嗟嗟吾生晚,不得為執鞭。
shǒu chí zhú rú yì, jī suì kōng shān diān.
手持竹如意,擊碎空山巔。
hún xī miǎo hé xǔ, tì sì bēi máng rán.
魂兮渺何許,涕泗悲茫然。
¤
“時危不負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