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五原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迢迢五原關”全詩
提師浚稽山,一鼓單于摧。
步卒五千人,轉戰昏陰霾。
道窮矢亦盡,惜哉勇弗裁。
捐軀誠獨難,大義豈不乖。
得當縱報漢,二心安可懷。
迢迢五原關,思歸隔天涯。
遂使鐵石心,化為土與埃。
終然沒胡沙,竟為百世哀。
¤
分類:
《詠史五首(錄二)》江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五首(錄二)》是江瓘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明代時期隴西的李都尉,他勇猛善戰,在浚稽山抵御單于的進攻時,帶領五千步卒英勇奮戰,但最終陷入困境,壯烈捐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隴西李都尉,
驍勇稱將材。
提師浚稽山,
一鼓單于摧。
步卒五千人,
轉戰昏陰霾。
道窮矢亦盡,
惜哉勇弗裁。
捐軀誠獨難,
大義豈不乖。
得當縱報漢,
二心安可懷。
迢迢五原關,
思歸隔天涯。
遂使鐵石心,
化為土與埃。
終然沒胡沙,
竟為百世哀。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隴西的李都尉,表達了對勇猛善戰的將領的贊美和敬意。李都尉率領五千勇士在浚稽山與單于作戰,雖然戰場轉戰不定、昏暗陰霾,但李都尉和他的士兵奮勇抵抗,直到箭矢耗盡,仍然堅持不懈。詩人對李都尉的犧牲表示惋惜,認為這種勇猛的精神是難以取代的,而且這種大義的犧牲并不違背道義。詩人呼吁李都尉的精神應該得到報答,同時思念著遠離故鄉的將士,詩末表達了對這種英勇犧牲的哀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李都尉和他所率領的士兵的英勇事跡,展現了他們在面臨困境和逆境時的頑強精神和大義凜然的情懷。詩中運用了短小精悍的詩句,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刻畫了戰場上的激烈景象和將士的壯烈犧牲。全詩表達了對這種英勇犧牲的贊美和哀悼,展現出作者對忠誠、勇敢和大義的崇敬之情。
詩中的"提師浚稽山,一鼓單于摧"描繪了李都尉帶領軍隊奮勇抵抗的場面,形象地展現了他們的英勇和戰斗力。"道窮矢亦盡,惜哉勇弗裁"表達了對將士們無怨無悔的敬意,盡管他們在戰斗中陷入困境,但仍然堅守到最后一刻。"捐軀誠獨難,大義豈不乖"表達了將士們犧牲的偉大意義,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得當縱報漢,二心安可懷"呼應了將士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報效的情懷,強調了他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迢迢五原關,思歸隔天涯"描繪了將士們離鄉背井,長時間在戰場上奔波的辛苦和思念家鄉的情感。"遂使鐵石心,化為土與埃"形象地表達了將士們壯烈犧牲的場景,他們的堅定意志和英勇行動化為了塵土和煙塵。最后一句"終然沒胡沙,竟為百世哀"表達了對將士們的哀悼之情,將他們的犧牲看作是百世流傳的悲劇。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歷史上英勇將士的敬仰和贊美,通過描寫戰場上的壯烈犧牲,呈現了將士們的英雄形象和忠誠精神。它既反映了歷史時期的戰爭環境和將士的悲壯命運,又表達了對他們無私奉獻和大義的贊美。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將士們的崇敬之情,并通過對他們的英勇事跡的贊美和哀悼,展現了他們的偉大價值和精神力量。
“迢迢五原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wǔ shǒu lù èr
詠史五首(錄二)
lǒng xī lǐ dū wèi, xiāo yǒng chēng jiāng cái.
隴西李都尉,驍勇稱將材。
tí shī jùn jī shān, yī gǔ chán yú cuī.
提師浚稽山,一鼓單于摧。
bù zú wǔ qiān rén, zhuǎn zhàn hūn yīn mái.
步卒五千人,轉戰昏陰霾。
dào qióng shǐ yì jǐn, xī zāi yǒng fú cái.
道窮矢亦盡,惜哉勇弗裁。
juān qū chéng dú nán, dà yì qǐ bù guāi.
捐軀誠獨難,大義豈不乖。
dé dàng zòng bào hàn, èr xīn ān kě huái.
得當縱報漢,二心安可懷。
tiáo tiáo wǔ yuán guān, sī guī gé tiān yá.
迢迢五原關,思歸隔天涯。
suì shǐ tiě shí xīn, huà wéi tǔ yǔ āi.
遂使鐵石心,化為土與埃。
zhōng rán méi hú shā, jìng wèi bǎi shì āi.
終然沒胡沙,竟為百世哀。
¤
“迢迢五原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