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綸岸岸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綸岸岸移”全詩
垂綸岸岸移,楊柳遞相映。
分類:
《太平水閣寫畫》黃克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平水閣寫畫》是明代黃克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影亂歸帆,
孤煙發殘磬。
垂綸岸岸移,
楊柳遞相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太平水閣的景象。遠處的帆影在風中搖擺不定,孤煙從殘破的寺廟煙囪中升起。作者站在岸邊垂釣,看著岸邊的楊柳倒映在水中。
賞析:
《太平水閣寫畫》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靜謐而富有禪意的景象。詩中的帆影和孤煙,以及岸邊的垂釣和倒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畫面。
首先,遠影亂歸帆揭示了水閣所在地的遠景。帆影隨風搖曳,給人一種恍若隱約的感覺,似乎帆船正從遠處歸來。這種遠景的模糊和不確定性給人以遙遠和神秘的感覺。同時,帆影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其次,孤煙發殘磬。破舊的寺廟煙囪中升起的孤煙,昭示著歲月的滄桑和寺廟的荒涼。煙囪作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代表著人類的勞動和智慧,而孤煙的升起則表達了寺廟的凄涼和寂寞。
然后,垂綸岸岸移。作者站在岸邊垂釣,享受著寧靜的時刻。垂釣是一種與自然親近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岸邊的垂釣者隨著魚兒的游動,不斷調整位置,體現了與自然的和諧與順應。
最后,楊柳遞相映。楊柳是中國文學中常見的意象,代表著柔婉、青春和生機。詩中的楊柳倒映在水中,與岸邊的楊柳形成了相互映襯的景象。這種映襯給人以雙重的美感,既是現實的映像,又是一種意境的延伸。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刻畫了太平水閣的景象,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融入了禪宗意味,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歲月和人生的深思。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寧靜、寂靜和禪意,進而引發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垂綸岸岸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píng shuǐ gé xiě huà
太平水閣寫畫
yuǎn yǐng luàn guī fān, gū yān fā cán qìng.
遠影亂歸帆,孤煙發殘磬。
chuí lún àn àn yí, yáng liǔ dì xiāng yìng.
垂綸岸岸移,楊柳遞相映。
“垂綸岸岸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