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海亦震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溟海亦震蕩”全詩
溟海亦震蕩,魚龍失其宅。
天地將窮閉,圣賢徒嘆息。
黃虞邈難逮,行矣西山客。
¤
分類:
《感遇(四首)》鄭夢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感遇(四首)》
北風何慘裂,
吹折松與柏。
溟海亦震蕩,
魚龍失其宅。
天地將窮閉,
圣賢徒嘆息。
黃虞邈難逮,
行矣西山客。
中文譯文:
北風何等凜冽,
吹折了松樹和柏樹。
大海也波濤洶涌,
魚和龍失去了它們的棲身之所。
天地將要陷入絕境,
圣人和賢者只能嘆息。
黃帝和堯舜那樣偉大的人物難以企及,
我只能離去,成為西山的游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鄭夢周創作的《感遇(四首)》中的一首。詩歌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感慨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首先,詩中描述了北風的凜冽和威力,它將松樹和柏樹吹折,顯示了自然力量的無情和破壞力。接著,詩人以此為象征,表達了社會動蕩的景象。大海也因風浪而波濤洶涌,魚和龍失去了它們的棲身之所,這揭示了社會秩序的破裂和人們的無家可歸。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對社會變遷的思考。他認為天地將要陷入困境,圣人和賢者只能嘆息,對于社會的衰敗感到無奈和悲哀。詩中提到的黃帝和堯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偉大君主,他們的偉業難以企及,象征著偉人的缺失和時代的衰退。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只能遠離這個紛亂的世界,成為西山的游客,以避世而居,尋求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隱喻,通過描繪風和海的狂暴,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動蕩和時局不濟的憂慮。他對于社會秩序的崩潰感到痛心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偉人和理想社會的向往。詩中運用了簡練而意象豐富的語言,使讀者在感受作者的憂愁和無奈的同時,也能引發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
“溟海亦震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yù sì shǒu
感遇(四首)
běi fēng hé cǎn liè, chuī zhé sōng yǔ bǎi.
北風何慘裂,吹折松與柏。
míng hǎi yì zhèn dàng, yú lóng shī qí zhái.
溟海亦震蕩,魚龍失其宅。
tiān dì jiāng qióng bì, shèng xián tú tàn xī.
天地將窮閉,圣賢徒嘆息。
huáng yú miǎo nán dǎi, xíng yǐ xī shān kè.
黃虞邈難逮,行矣西山客。
¤
“溟海亦震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