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誰復此幽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復此幽尋”出自唐代韋應物的《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shuí fù cǐ yōu xún,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誰復此幽尋”全詩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頭像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繪寺廟北池僧齋景致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此幽靜的環境中與友人相聚的遺憾之情。

    詩中描繪了一個環境清幽的寺廟北池,詩人稱這里的竹林濃密,表示自己行走了很遠。子規的啼叫顯得越發深沉,這增加了整個場景的靜謐感。池塘綠水和芳草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到舒適宜人。在閑齋中,伴隨著春天的樹蔭,令人感到自在寧靜。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蝴蝶在蘭徑上飄舞,游蜂繞著花心忙碌。這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然而,詩人卻感到遺憾,他沒有與友人一同前來,失去了這種幽靜的尋覓。

    這首詩通過描繪寺廟北池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幽靜尋覓的渴望,并體現了對友人攜手同游的遺憾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的特色"山水田園"描寫方式,將細節豐富的描繪與對清幽尋覓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首先,詩人用密竹和子規的啼叫來形容密林中的寧靜與深沉,給人以安靜和肅穆之感。然后,通過描繪綠池芳草和閑齋春樹的影子籠罩,詩人使整個景色顯得恬靜而宜人。接下來,詩人運用蝴蝶在蘭徑上飄舞和游蜂盤旋在花心的描繪,給人一種充滿生氣和活力的感覺,也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溫暖。

    然而,盡管寺廟北池的環境如此幽靜,詩人卻感到遺憾,因為他沒有能與友人一同前往,錯過了與友人共享這份幽靜的尋覓的機會。通過對友人的提及,詩人將個人的思緒與對友人的惋惜和思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整首詩情感更加深厚。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與對友人的遺憾之情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尋覓寧靜的渴望和對友誼的追憶,展現出一種既懷舊又愉悅的意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誰復此幽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lú zhì tóng yóu yǒng dìng sì běi chí sēng zhāi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

    mì zhú háng yǐ yuǎn, zǐ guī tí gēng shēn.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lǜ chí fāng cǎo qì, xián zhāi chūn shù yīn.
    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
    qíng dié piāo lán jìng, yóu fēng rào huā xīn.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bù yù jūn xié shǒu, shuí fù cǐ yōu xún.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誰復此幽尋”平仄韻腳

    拼音:shuí fù cǐ yōu xú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誰復此幽尋”的相關詩句

    “誰復此幽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誰復此幽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誰復此幽尋”出自韋應物的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