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傷覺時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傷覺時寂”全詩
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
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宿昔方同賞,詎知今念昔。
緘室在東廂,遺器不忍覿。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澤。
殘工委筐篋,馀素經刀尺。
收此還我家,將還復愁惕。
永絕攜手歡,空存舊行跡。
冥冥獨無語,杳杳將何適。
唯思今古同,時緩傷與戚。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過昭國里故第》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昭國里故第》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述了自己一次回訪故居的心情,感嘆時光流轉,故人離去,景物變化。
中文譯文:
不再看見故人,一來到過去的居所。
事物已變,知道景色溫暖,但心情受傷感到寂靜。
池塘蕭條,田野野草和竹子合在一起,
庭院中的草綠色幽深,積滿了野草。
風吹散了花的香氣,鳥兒歸來,山光已經暮色降臨。
昔日共同賞景,誰想到現在還想念過去。
我的臥室在東廂,我不忍心看見留下的物品。
柔軟的文房用品滿滿的意義,芳香的巾帕上沾滿了浸透的沁濕。
沒有完成的工作,堆在筐籃和書桌上,
不完整的經書和刻尺。將這些收回家中,
卻引起愁悶的回憶。
永遠失去了共同歡樂的手牽著手,只剩下了空蕩蕩的足跡。
沉默無語,望不見明確的去向。
唯有思念連接現在和古代,慢慢消解傷感和愁苦。
詩意和賞析:
《過昭國里故第》以回訪故居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隨著時間的流轉,事物發生了變化,故人離去,景物也逐漸改變,這讓詩人感到失落和寂寞。詩中的景物描寫展示給讀者一幅畫面,池塘荒涼,庭院草木寂靜,風吹散了花的香氣,暮色籠罩山光。此時,詩人對過去的回憶更加深刻,對于當下的現實感到痛苦和無奈。詩人以自己的個人經歷,揭示了時間和情感的流轉,以及人生的無常和變幻。通過與過去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與緬懷,以及對光陰流逝的痛苦的反思。
這首詩詞運用了形象、意境和哲理的手法,通過對景物變化的描寫展示出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時光流轉和人情世故的主題也給人以深思。整體而言,《過昭國里故第》是一首富有詩意和感傷的詩詞作品,引起人們對時間、生活和人情的思考和感嘆。
“心傷覺時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zhāo guó lǐ gù dì
過昭國里故第
bù fù jiàn gù rén, yī lái guò gù zhái.
不復見故人,一來過故宅。
wù biàn zhī jǐng xuān, xīn shāng jué shí jì.
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chí huāng yě yún hé, tíng lǜ yōu cǎo jī.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
fēng sàn huā yì xiè, niǎo hái shān guāng xī.
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sù xī fāng tóng shǎng, jù zhī jīn niàn xī.
宿昔方同賞,詎知今念昔。
jiān shì zài dōng xiāng, yí qì bù rěn dí.
緘室在東廂,遺器不忍覿。
róu hàn quán fēn yì, fāng jīn shàng rǎn zé.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澤。
cán gōng wěi kuāng qiè, yú sù jīng dāo chǐ.
殘工委筐篋,馀素經刀尺。
shōu cǐ hái wǒ jiā, jiāng hái fù chóu tì.
收此還我家,將還復愁惕。
yǒng jué xié shǒu huān, kōng cún jiù xíng jī.
永絕攜手歡,空存舊行跡。
míng míng dú wú yǔ, yǎo yǎo jiāng hé shì.
冥冥獨無語,杳杳將何適。
wéi sī jīn gǔ tóng, shí huǎn shāng yǔ qī.
唯思今古同,時緩傷與戚。
“心傷覺時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