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若賢神自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守若賢神自感”全詩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爐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邊石,慣見旌旗隴上云。
太守若賢神自感,夜來入夢雪繽紛。
分類:
《祈雪》翁逢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祈雪》
谷中草木幾經春,
敕額猶存古隸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
一爐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邊石,
慣見旌旗隴上云。
太守若賢神自感,
夜來入夢雪繽紛。
中文譯文:
山谷中的草木已經經歷了幾個春天,
寫有皇帝詔令的石碑上仍然保存著古老的隸書文字。
千里之外的農田耕種事務都遵循著本土的土風土俗,
一座座香火升騰的爐臺向山神奉獻香火。
溪邊的石頭上鐫刻著人們的姓字,很常見,
山上的云中常常飄揚著旌旗的身影。
如果州官是聰明賢能的話,神靈自會感召而降下雪,
夜晚夢中也會飄灑下雪花紛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敘述了山谷中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習俗,同時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賴。作者描繪了谷中的草木已經經歷了幾個春天的情景,這顯示出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敕額上保存著古老的隸書文字,象征著歷史的傳承和文明的延續。
在農田耕作方面,人們遵循著土風土俗,把千里的土地變成了安居樂業的家園。一爐爐香火升騰的場景,展示了人們對山神的尊崇和虔誠,希望能夠得到它的庇佑和保護。
在山林溪邊的石頭上,人們刻寫著自己的姓字,顯示出人們對家族的重視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山上的旌旗飄揚,云中常常出現,展示了行政官員們的活動和政權的存在。
最后,詩中表達了太守如果是聰明賢能的話,神靈會感召而降下雪的設想。這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寄托,同時也把太守的智慧與神靈的力量聯系在一起。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展示了自然景觀和人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希望,并傳遞了作者對州官的期望。
“太守若賢神自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xuě
祈雪
gǔ zhōng cǎo mù jǐ jīng chūn, chì é yóu cún gǔ lì wén.
谷中草木幾經春,敕額猶存古隸文。
qiān lǐ gēng sāng ān tǔ sú, yī lú xiāng huǒ fèng shān jūn.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爐香火奉山君。
duō liú xìng zì xī biān shí, guàn jiàn jīng qí lǒng shàng yún.
多留姓字溪邊石,慣見旌旗隴上云。
tài shǒu ruò xián shén zì gǎn, yè lái rù mèng xuě bīn fēn.
太守若賢神自感,夜來入夢雪繽紛。
“太守若賢神自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七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