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聽澗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潺湲聽澗響”全詩
風鳴窗紙破,雨濕爨煙低。
古致巖松外,秋聲野竹西。
潺湲聽澗響,流不出橫溪。
分類:
《幽居》王先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幽居》
斗室依山曲,如巢伴鶴棲。
風鳴窗紙破,雨濕爨煙低。
古致巖松外,秋聲野竹西。
潺湲聽澗響,流不出橫溪。
中文譯文:
我居住的小屋蜿蜒曲折地依偎在山間,宛如鶴一般安居巢穴。
風吹過時窗紙發出響聲,雨淋濕時灶爐上的煙低沉。
古老的園林景致沿著崖石外展現出來,秋天的聲音在遠處竹子叢中傳來。
潺潺的水聲從澗谷中傳來,但卻不能流入橫溪。
詩意:
《幽居》一詩描繪了詩人境地幽深而寧靜的生活環境。斗室嵌在山間,承載著詩人的私人空間,如同鶴一樣遠離塵囂,心安理得地棲息其中。詩中通過窗紙受風吹動的聲音、雨水侵濕爨煙的景象,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的親近和樂趣。古老的園林景致和秋天的景象都是大自然的表現,這些自然景觀成為詩人內心的寄托,給予他以力量和靈感。詩末以“潺潺”的流水聲來敘述水源無法流入橫溪,既表達了悠遠而無盡的自然之韻,也折射出詩人的清高和獨特存在感。
賞析:
《幽居》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居幽深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山間斗室象征著一種獨特的心靈居所,與鶴的棲息相比,更顯得清高和超脫。風聲、雨水和其他自然聲景融入詩人的生活,使詩人與自然產生了奇妙的共鳴與冥合。通過描繪詩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詩作體現出作者對返璞歸真、追求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人用“流不出橫溪”形象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無限向往與動力,展示了詩人的灑脫、堅定的精神傾向和態度。整首詩寓有詩人對于世俗塵囂和紛繁俗務的回避,追求心靈寧靜和與自然一體化的美好心愿。
“潺湲聽澗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jū
幽居
dǒu shì yī shān qǔ, rú cháo bàn hè qī.
斗室依山曲,如巢伴鶴棲。
fēng míng chuāng zhǐ pò, yǔ shī cuàn yān dī.
風鳴窗紙破,雨濕爨煙低。
gǔ zhì yán sōng wài, qiū shēng yě zhú xī.
古致巖松外,秋聲野竹西。
chán yuán tīng jiàn xiǎng, liú bù chū héng xī.
潺湲聽澗響,流不出橫溪。
“潺湲聽澗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