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詔曾宣李鄴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褒詔曾宣李鄴侯”全詩
古碣不教蒼蘚蝕,高原惟見夕陽流。
耕夫鋤自將芝護,野客衣還伴鶴游。
一樣荒墳偏起敬,孝思耿耿至今留。
分類:
《唐孝子張常洧義臺》苗昌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唐孝子張常洧義臺》
義臺屹立尚千秋,
The Yitai stands tall for a thousand autumns,
褒詔曾宣李鄴侯。
Honorable imperial decree proclaimed Li Yehou.
古碣不教蒼蘚蝕,
The ancient stele prevents moss from growing,
高原惟見夕陽流。
Only the highlands witness the flowing sunset.
耕夫鋤自將芝護,
The farmer diligently cultivates and cherishes the herbs,
野客衣還伴鶴游。
The wanderer's clothes accompany the cranes' wandering.
一樣荒墳偏起敬,
Respect is shown equally to neglected tombs,
孝思耿耿至今留。
Filial thoughts remain steadfast till this day.
詩意:
這首詩是苗昌言寫給唐代孝子張常洧的贊美之詞。詩中描述了義臺的輝煌歷史和張常洧的品德高尚。義臺是一個紀念李鄴侯的地方,李鄴侯是一個受到朝廷嘉獎的賢臣。古碣在歲月的洗禮下仍然保存完好,高原上的夕陽流動奇美無比。詩人通過描述耕夫如何培育芝草以及野客和鶴一同自由徜徉的場景,表達了對張常洧為人謙遜、勤勞和溫順的贊美。最后,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荒廢的墳墓一視同仁的敬意,并稱贊張常洧對孝道的持久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展現了古代儒家的思想和美德,贊美了張常洧以及他所代表的優秀兒女的孝心。詩中充滿了對自然和人性的贊美。通過描繪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人們的道德修養,詩人表達了對張常洧的敬意和對孝道的贊美。他通過描述中國傳統美德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的愿望。整首詩潛藏著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思熟慮,表達了對偉大人物和道德價值的敬意。同時,它也是對孝道如何在時光中流傳并影響后代的一種肯定。
“褒詔曾宣李鄴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xiào zǐ zhāng cháng wěi yì tái
唐孝子張常洧義臺
yì tái yì lì shàng qiān qiū, bāo zhào céng xuān lǐ yè hóu.
義臺屹立尚千秋,褒詔曾宣李鄴侯。
gǔ jié bù jiào cāng xiǎn shí, gāo yuán wéi jiàn xī yáng liú.
古碣不教蒼蘚蝕,高原惟見夕陽流。
gēng fū chú zì jiāng zhī hù, yě kè yī hái bàn hè yóu.
耕夫鋤自將芝護,野客衣還伴鶴游。
yí yàng huāng fén piān qǐ jìng, xiào sī gěng gěng zhì jīn liú.
一樣荒墳偏起敬,孝思耿耿至今留。
“褒詔曾宣李鄴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