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的近義詞
醍醐灌頂的近義詞有:發聾振聵,振聾發聵,茅塞頓開,醍醐灌頂[tí hú guàn dǐng]的解釋: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出自:《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醍醐灌頂的近義詞詳解
- 1 發聾振聵
- 拼音:
- fā lóng zhèn kuì
- 解釋:
-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 出處:
- 清 蕊珠舊史《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如洛鐘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
- 2 振聾發聵
- 拼音: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釋: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 3 茅塞頓開
- 拼音:
- máo sè dùn kāi
- 解釋: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醍醐灌頂”單字解釋
* 醍醐灌頂的近義詞有:發聾振聵,振聾發聵,茅塞頓開,醍醐灌頂[tí hú guàn dǐng]的解釋: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