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的近義詞
衣冠禽獸的近義詞有:人面獸心,無恥之徒,沐猴而冠,沒毛大蟲,牛馬襟裾,社鼠城狐,行同狗彘,衣冠土梟,衣冠梟獍,馬牛襟裾,衣冠禽獸[yī guān qín shòu]的解釋: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出自: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衣冠禽獸的近義詞詳解
- 1 人面獸心
- 拼音: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釋: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贊》:“夷狄之人貪而好利,披發左衽,人面獸心。”
- 2 無恥之徒
- 拼音:
- wú chǐ zhī tú
- 解釋:
- 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 3 沐猴而冠
- 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解釋:
-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4 沒毛大蟲
- 拼音:
- méi máo dà chóng
- 解釋:
- 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兇猛的人或事物
- 出處:
- 元 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這一把無情毒火,豈非是沒毛大蟲。”
- 5 牛馬襟裾
- 拼音:
- niú mǎ jīn jū
- 解釋:
- 猶言衣冠禽獸。
- 出處:
- 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三折:“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教人道這喬男女,則是些牛馬襟裾。”
- 6 社鼠城狐
- 拼音:
- shè shǔ chéng hú
- 解釋:
- 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 出處:
- 宋 李綱《八月十一日次茶陵縣入界湖南有感》詩:“巨蠹推窮付囹圄,社鼠城孤掃巢穴。”
- 7 行同狗彘
- 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解釋:
-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 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8 衣冠土梟
- 拼音:
- yī guān tǔ xiāo
- 解釋:
-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 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 9 衣冠梟獍
- 拼音:
- yī guān xiāo jìng
- 解釋:
-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 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 10 馬牛襟裾
- 拼音:
- mǎ niú jīn jū
- 解釋:
-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 出處: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衣冠禽獸的反義詞
“衣冠禽獸”單字解釋
* 衣冠禽獸的近義詞有:人面獸心,無恥之徒,沐猴而冠,沒毛大蟲,牛馬襟裾,社鼠城狐,行同狗彘,衣冠土梟,衣冠梟獍,馬牛襟裾,衣冠禽獸[yī guān qín shòu]的解釋: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