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就木的近義詞
行將就木的近義詞有:枯木朽株,氣息奄奄,病入膏肓,身將就木,風燭殘年,行將就木[xíng jiāng jiù mù]的解釋: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出自: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行將就木的近義詞詳解
- 1 枯木朽株
- 拼音:
- kū mù xiǔ zhū
- 解釋:
- 朽:腐爛。株:露出地面的樹樁。枯朽的樹木。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 出處:
- 漢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 2 氣息奄奄
- 拼音: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釋:
-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 出處:
-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 3 病入膏肓
- 拼音: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 4 身將就木
- 拼音:
- shēn jiāng jiù mù
- 解釋:
- 將:快要;就:趨,進;木;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
- 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禮義廉恥,直至身將就木,還遺命叫兒子薄殯殮,勿治喪,勿禮懺。”
- 5 風燭殘年
- 拼音:
- fēng zhú cánnián
- 解釋:
-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余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 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行將就木的反義詞
“行將就木”單字解釋
* 行將就木的近義詞有:枯木朽株,氣息奄奄,病入膏肓,身將就木,風燭殘年,行將就木[xíng jiāng jiù mù]的解釋: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