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且偷安的近義詞
茍且偷安的近義詞有:偏安一隅,偷安茍且,因循茍且,妄自菲薄,得過且過,自慚形穢,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茍且偷生,茍安一隅,草間求活,茍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的解釋:不求上進;不顧將來;只貪圖眼前的安寧。茍且:得過且過;偷安:貪圖安逸。出自:宋 蘇軾《策略三》:“天下獨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肅,茍且偷安而不知長久之計。”
茍且偷安的近義詞詳解
- 1 偏安一隅
- 拼音:
- piān ān yī yú
- 解釋:
- 偏安:偷安;隅:角落。在殘存的一片土地上茍且偷安
- 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47回:“賴爾岳飛竭力勤王,盡心捍御,得以偏安一隅。”
- 2 偷安茍且
- 拼音:
- tōu ān gǒu qiě
- 解釋:
- 茍且:得過且過;偷安:貪圖安逸。只顧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
- 出處:
- 宋·蘇軾《乞蠲減星子縣稅錢第二狀》:“其幸存者,亦皆偷安茍且,不為子孫長久慮。”
- 3 因循茍且
- 拼音:
- yīn xún gǒu qiě
- 解釋:
- 因循:沿襲;茍且:敷衍;馬虎。沿襲舊的一套;敷衍了事;不求革新。形容只圖維持現狀;得過且過。
- 出處:
- 宋 呂祖謙《答潘叔度》:“以此等語言自恕,則因循茍且,無一事可為矣!”
- 4 妄自菲薄
- 拼音:
- wàng zì fěi bó
- 解釋:
- 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妄:過分地;菲薄:小看;輕視。
- 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5 得過且過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釋:
- 得:能夠;且:姑且。只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任。
- 出處:
-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 6 自慚形穢
- 拼音: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釋:
- 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形體;穢:丑;骯臟;差。
- 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 7 自暴自棄
- 拼音:
- zì bào zì qì
- 解釋: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于落后。暴;糟蹋;棄:鄙棄。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8 自甘墮落
- 拼音:
- zì gān duò luò
- 解釋:
- 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 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須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墮落。”
- 9 茍且偷生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釋:
- 不求長遠利益;只圖眼前生存。茍且:得過且過;偷生:貪圖生存。
- 出處:
- 宋 王令《與杜子長書》:“令貧無資,身術從禮,有責不敢易。受寒餓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茍且偷生。”
- 10 茍安一隅
- 拼音:
- gǒu ān yī yú
- 解釋:
- 茍安:暫且偷生;一隅:一個角落。指一個小地方。暫且在一個小地方偷安。指統治者對外來侵略不進行抵抗。占據一個小地方以偷安。
- 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方今奸臣弄權,專主和議;朝廷聽信奸言,希圖茍安一隅,無用兵之志。”
- 11 草間求活
- 拼音:
- cǎo jiān qiú huó
- 解釋:
- 草間: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馬馬虎虎活下去。
- 出處:
- 《晉書 周顗傳》:“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茍且偷安的反義詞
“茍且偷安”單字解釋
* 茍且偷安的近義詞有:偏安一隅,偷安茍且,因循茍且,妄自菲薄,得過且過,自慚形穢,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茍且偷生,茍安一隅,草間求活,茍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的解釋:不求上進;不顧將來;只貪圖眼前的安寧。茍且:得過且過;偷安:貪圖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