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順的近義詞
百依百順的近義詞有:三從四德,低眉順眼,俯首貼耳,千依萬順,千依百順,千隨百順,唯命是從,百依百從,百依百隨,百縱千隨,百順百依,視為心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bǎi yī bǎi shùn]的解釋: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依從別人。形容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出自: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百依百順的近義詞詳解
- 1 三從四德
- 拼音:
- sān cóng sì dé
- 解釋:
-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封建禮教為壓迫、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 出處:
-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不學些三從四德,俺一家兒簇捧著為甚么來。”
- 2 低眉順眼
- 拼音:
- dī méi shùn yǎn
- 解釋:
- 低著眉頭;眼睛里流露出順從的神情。
- 出處:
- 晉 王隱《晉書》:“人或說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謂之曰:‘我安然隨俗低眉下意乎?’”
- 3 俯首貼耳
- 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解釋:
- 俯首:低頭。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恭順服從;屈卑尊從的樣子。
- 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4 千依萬順
- 拼音:
- qiān yī wàn shùn
- 解釋:
- 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 出處:
- 明 董說《西游補》第六回:“忽有一對侍兒跪在面前,請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還不要千依萬順。’”
- 5 千依百順
- 拼音:
- qiān yī bǎi shùn
- 解釋:
- 形容非常順從。
- 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順。”
- 6 千隨百順
- 拼音:
- qiān suí bǎi shùn
- 解釋:
- 隨:追隨;順:順從。形容完全順隨別人,別人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 出處:
- 元 楊景賢《劉行首》第一折:“欲要見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隨百順。”
- 7 唯命是從
- 拼音:
- wéi mìng shì cóng
- 解釋:
- 只要有命令就聽從;形容完全服從命令。唯:唯獨;命:命令。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二年》:“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 8 百依百從
- 拼音:
- bǎi yī bǎi cóng
- 解釋:
-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么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 出處:
- 楊纖如《傘》:“討厭他過于粗暴魯莽,常辦錯事,喜愛他忠實聽話,百依百從。”
- 9 百依百隨
- 拼音:
- bǎi yī bǎi suí
- 解釋:
- 形容什么都順從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這顏婆惜被那張三小意兒百依百隨,輕憐重惜,賣俏迎奸。”
- 10 百縱千隨
- 拼音:
- bǎi zòng qiān suí
- 解釋:
- 什么都順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 出處: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怎不記舊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縱千隨。“
- 11 百順百依
- 拼音:
- bǎi shùn bǎi yī
- 解釋:
- 形容什么都順從。同“百依百隨”。
- 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況兼正在妙齡,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間,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歡萬喜,百順百依。”
- 12 言聽計從
- 拼音:
- yán tīng jì cóng
- 解釋:
- 聽:聽從;從:依從。說的話都相信;出的主意、計謀都采納。形容對某個人十分信任。也作“言聽計用”。
- 出處:
- 《魏書 崔浩傳》:“屬太宗為政之秋,值世祖經營之日,言聽計從,寧廓區夏。”
百依百順的反義詞
“百依百順”單字解釋
* 百依百順的近義詞有:三從四德,低眉順眼,俯首貼耳,千依萬順,千依百順,千隨百順,唯命是從,百依百從,百依百隨,百縱千隨,百順百依,視為心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bǎi yī bǎi shùn]的解釋: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依從別人。形容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