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功頌德的近義詞
歌功頌德的近義詞有:交口稱譽,普天同慶,有口皆碑,樹碑立傳,率土同慶,稱功誦德,稱功頌德,謳功頌德,諷德誦功,頌德歌功,歌功頌德[gē gōng sòng dé]的解釋:頌揚功績和德行。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歌功頌德的近義詞詳解
- 1 交口稱譽
- 拼音:
- jiāo kǒu chēng yù
- 解釋:
- 交口:大家一齊說;稱譽:稱揚贊譽。大家同聲稱贊。
- 出處: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諸公要人,爭欲令我出門下,交口薦譽之。”
- 2 普天同慶
- 拼音: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解釋: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 3 有口皆碑
- 拼音:
- yǒu kǒu jiē bēi
- 解釋:
- 碑:記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記載功德的碑石。形容為人們普遍稱頌。
- 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寶峰文禪師法嗣 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4 樹碑立傳
- 拼音:
- shù bēi lì zhuàn
- 解釋:
- 樹: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寫成傳記;使他的名聲世代流傳下去。現比喻樹立個人威信;抬高個人聲望。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桓彬傳》:“蔡邕等共論序其志,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乃共樹碑而頌焉。”
- 5 率土同慶
- 拼音:
- shuài tǔ tóng qìng
- 解釋:
- 猶言普天同慶。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 出處:
- 唐 白居易《賀上尊號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書,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歡呼,自天降休,率土同慶。”
- 6 稱功誦德
- 拼音: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解釋:
- 稱:稱道;功:功績;德:德行。頌揚功績和德行
- 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腸極是窄狹,得了須微之利,便極口稱功誦德,歡聲溢耳。”
- 7 稱功頌德
- 拼音: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解釋:
- 稱頌功德。
- 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們,你鼓唇搖舌的,自己開心作戲,卻說是稱功頌德呢。”
- 8 謳功頌德
- 拼音:
- ōu gōng sòng dé
- 解釋: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9 諷德誦功
- 拼音:
- fěng dé sòng gōng
- 解釋:
- 贊美、頌揚功德。
- 出處:
- 漢·焦贛《易林·節之革》:“諷德誦功,周美盛隆,奭旦輔成,光濟沖人。”
- 10 頌德歌功
- 拼音:
- sòng dé gē gōng
- 解釋:
- 頌揚恩德,贊美功績。
- 出處:
- 《太平天國·天條書》:“世間享福盡由天,頌德歌功理固然。”
歌功頌德的反義詞
“歌功頌德”單字解釋
* 歌功頌德的近義詞有:交口稱譽,普天同慶,有口皆碑,樹碑立傳,率土同慶,稱功誦德,稱功頌德,謳功頌德,諷德誦功,頌德歌功,歌功頌德[gē gōng sòng dé]的解釋:頌揚功績和德行。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