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執仗的近義詞
明火執仗的近義詞有:堂堂皇皇,堂而皇之,所行無忌,明火執杖,明火執械,明目張膽,肆無忌憚,行所無忌,明火執仗[míng huǒ zhí zhàng]的解釋: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出自: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明火執仗的近義詞詳解
- 1 堂堂皇皇
- 拼音:
- táng táng huáng huáng
- 解釋:
- 2 堂而皇之
- 拼音: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解釋:
-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 出處:
- 魯迅《花邊文學 “莎士比亞”》:“末一句是客氣話,贊成施先生的其實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表嗎?”
- 3 明火執杖
- 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解釋:
-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 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 4 明火執械
- 拼音:
- míng huǒ zhí xiè
- 解釋:
- 解釋】: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 出處:
- 清·毛祥麟《對山余墨·石洞繡鞋記》:“即募死士百人,明火執械為前鋒,千軍后隨。”
- 5 明目張膽
- 拼音:
- míng mù zhāng dǎn
- 解釋:
- 張膽:放大膽量。原來形容有膽有識;敢作敢為。現在形容干壞事毫無顧忌;公開放肆。
- 出處:
- 《晉書 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 6 肆無忌憚
- 拼音: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釋: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憚:懼怕;畏懼。任意妄為;一點顧忌、畏懼也沒有。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明火執仗的反義詞
“明火執仗”單字解釋
* 明火執仗的近義詞有:堂堂皇皇,堂而皇之,所行無忌,明火執杖,明火執械,明目張膽,肆無忌憚,行所無忌,明火執仗[míng huǒ zhí zhàng]的解釋: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