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欲絕的近義詞
悲痛欲絕的近義詞有:哀痛欲絕,如喪考妣,悲不自勝,悲慟欲絕,欣喜若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痛徹心腑,痛心入骨,悲痛欲絕[bēi tòng yù jué]的解釋: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也作“悲慟欲絕”、“哀痛欲絕”。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間的愛人悲痛欲絕,日日在她變成的土山下面,跪著嗚咽哭啼,直到死在這山腳下。”
悲痛欲絕的近義詞詳解
- 1 哀痛欲絕
- 拼音:
- āi tòng yù jué
- 解釋:
- 哀痛:悲痛;絕:斷絕;指氣絕。悲傷得要氣絕了。
- 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 與中央黨部交涉的經過》:“尤使我哀痛欲絕的是艱苦忠貞于抗建文化事業的青年干部一個又一個的被拘捕。”
- 2 如喪考妣
- 拼音:
- rú sàng kǎo bǐ
- 解釋:
- 妣:音比;考妣:舊時對父母死后的稱呼;父親死后叫考;母親死后叫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 出處:
- 《尚書 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
- 3 悲不自勝
- 拼音:
- bēi bù zì shèng
- 解釋: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太后因號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勝。”
- 4 悲慟欲絕
- 拼音:
- 解釋:
- 5 欣喜若狂
- 拼音: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釋:
-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欣喜:歡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 出處:
-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6 痛不欲生
- 拼音: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釋:
-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 出處:
-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7 痛定思痛
- 拼音:
- tòng dìng sī tòng
- 解釋: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出處: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8 痛徹心腑
- 拼音:
- tòng chè xīn fǔ
- 解釋:
- 徹:貫通,深造。痛楚深徹于心底臟腑。形容受到極大的傷害
- 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三生》:“兩騍夾擊,痛徹心腑。”
- 9 痛心入骨
- 拼音:
- tòng xīn rù gǔ
- 解釋:
- 形容傷心到了極點。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譚傳》:“是以智達之士,莫不痛心入骨,傷時人不能相忍也。”
悲痛欲絕的反義詞
“悲痛欲絕”單字解釋
* 悲痛欲絕的近義詞有:哀痛欲絕,如喪考妣,悲不自勝,悲慟欲絕,欣喜若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痛徹心腑,痛心入骨,悲痛欲絕[bēi tòng yù jué]的解釋: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也作“悲慟欲絕”、“哀痛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