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勞無益的近義詞
徒勞無益的近義詞有:一無所成,為人作嫁,勞而無功,吃力不討好,徒勞無功,徒費無益,心勞日拙,敝鼓喪豚,枉用心機,水中撈月,竹籃打水,竹籃打水一場空,鉆冰求火,鏤冰炊礫,徒勞無益[tú láo wú yì]的解釋: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出自:宋 袁燮《伐武岡林守進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論;而過于高者,徒勞無益。”
徒勞無益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無所成
- 拼音:
- yī wú suǒ chéng
- 解釋:
- 一點沒有成就。
- 出處:
- 清 黃遵楷《跋》:“讀先兄病篤之書,謂平生懷抱,一無所成,惟近古體詩能自立耳。”
- 2 為人作嫁
- 拼音:
- wèi rén zuò jià
- 解釋:
- 原指貧窮人家的女兒沒錢置備嫁妝;卻年年為別人縫制嫁衣。后比喻白白為別人操勞;自己一無所得。
- 出處:
-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3 勞而無功
- 拼音:
- láo ér wú gōng
- 解釋:
- 勞:勞累;勞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氣卻沒有成效。
- 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 4 吃力不討好
- 拼音:
- chī lì bù tǎo hǎo
- 解釋:
-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 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 5 徒勞無功
- 拼音: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釋: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
- 出處:
- 宋 朱熹《詩集傳》:“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 6 徒費無益
- 拼音:
- tú fèi wú yì
- 解釋:
- 徒勞:白費力氣。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或成效
- 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無益。”
- 7 心勞日拙
- 拼音:
- xīn láo rì zhuō
- 解釋:
- 弄虛作假的人;用盡心機;百般掩飾;可是事情還是越來越不順手。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 出處:
- 《尚書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 8 敝鼓喪豚
- 拼音:
- bì gǔ sàng tún
- 解釋:
- 敝:破,壞;喪:失去;豚:豬。指擊破鼓、烹掉豬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費而無益。
- 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9 枉用心機
- 拼音:
- wǎng yòng xīn jī
- 解釋:
- 指白費心思。同“枉費心機”。枉用心機
- 出處:
- 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著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機。”
- 10 水中撈月
- 拼音: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解釋: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出處: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 11 竹籃打水
- 拼音:
- zhú lán dá shuǐ
- 解釋:
- 比喻白費氣力,勞而無功。
- 出處:
- 唐 寒山《詩》:“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 12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拼音:
- zhú 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
- 解釋: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出處: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這個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來了,只怕老爺要將小姐許配與他,你我不是竹藍打水一場空嗎?”
- 13 鉆冰求火
- 拼音:
- zuān bīng qiú huǒ
- 解釋:
- 比喻徒勞無功。
- 出處: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2卷:“影離響絕,云銷霧除,鉆冰求火,探巢捕魚,不足言其無也。”
- 14 鏤冰炊礫
- 拼音:
- lòu bīng chuī lì
- 解釋:
- 語本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比喻徒勞無益。
- 出處:
- 語出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徒勞無益的反義詞
“徒勞無益”單字解釋
* 徒勞無益的近義詞有:一無所成,為人作嫁,勞而無功,吃力不討好,徒勞無功,徒費無益,心勞日拙,敝鼓喪豚,枉用心機,水中撈月,竹籃打水,竹籃打水一場空,鉆冰求火,鏤冰炊礫,徒勞無益[tú láo wú yì]的解釋: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