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的近義詞
墨守成規的近義詞有:一仍舊貫,一成不變,刻舟求劍,因循守舊,因循沿襲,因襲陳規,固守成規,固步自封,墨守成法,如出一轍,守株待兔,安于故俗,溺于舊聞,安常習故,循規蹈矩,恪守成憲,抱殘守缺,拘俗守常,擬規畫圓,按部就班,故步自封,橛守成規,清規戒律,率由舊章,襲故守常,規行矩止,規行矩步,蹈常襲故,陳陳相因,食古不化,墨守成規[mò shǒu chéng guī]的解釋: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出自: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
墨守成規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仍舊貫
- 拼音:
- yī réng jiù guàn
- 解釋:
- 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 2 一成不變
- 拼音: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釋:
- 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 3 刻舟求劍
- 拼音:
-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釋:
-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 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4 因循守舊
- 拼音: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釋:
-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 5 因襲陳規
- 拼音:
- yin xi chen gui
- 解釋:
- 沿用老規章。因襲:繼續使用。陳規:過時了的規章制度。
- 6 固守成規
- 拼音:
- gù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釋:
- 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 出處:
- 鄧小平《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我們過去固守成規,關起門來搞建設,搞了好多年,導致的結果不好。”
- 7 固步自封
- 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
-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 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陳陳相因,固步自封,絲毫沒有改革求進步的意思。”
- 8 墨守成法
- 拼音:
- mò shǒu chéng fǎ
- 解釋:
- 見“墨守成規”。
- 出處:
- 清·王韜《翁牖余談·猶太古歷說》:“蓋用心不專,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陳出新耳。”
- 9 如出一轍
- 拼音:
- rú chū yī zhé
- 解釋: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出處:
-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 10 守株待兔
- 拼音: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釋:
-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 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 11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 拼音: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解釋: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
- 12 安常習故
- 拼音:
- ān cháng xí gù
- 解釋:
- 安:安于,習慣于;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于成規
- 出處: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 13 循規蹈矩
- 拼音: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釋:
- 指遵守規矩;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變動。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 出處:
- 宋 朱熹《答方賓王書》:“循涂守轍,猶言循規蹈矩云爾。”
- 14 恪守成憲
- 拼音:
- kè shǒu chéng xiàn
- 解釋:
- 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 出處:
- 《元史·完澤傳》:“元貞以來,朝廷恪守成憲,詔書屢下,散財發粟,不惜巨萬,以頒賜百姓,當時以賢相稱之。”
- 15 抱殘守缺
- 拼音:
- bào cán shǒu quē
- 解釋:
- 殘:殘缺;不完整。缺:殘破。指舍不得扔下破舊東西。也作“保殘守缺”。
- 出處:
- 東漢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 16 拘俗守常
- 拼音:
- jū sú shǒu cháng
- 解釋:
- 指受世俗平庸見解的束縛
- 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論仙》:“而淺識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間不見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 17 擬規畫圓
- 拼音:
- nǐ guī huà yuán
- 解釋:
- 按照圓規畫圓形。比喻照老規矩辦事,不知道變通。
- 18 按部就班
- 拼音: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釋:
- 按:按照;部:類別;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層次;選擇、組織好詞句。后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步驟做事。
- 出處:
-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 19 故步自封
- 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
- 故:過時的;舊:故步。原來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指自己停滯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進步或革新。
- 出處:
- 清 梁啟超《愛國論》:“婦人纏足十載,解其縛而猶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見多怪。”
- 20 橛守成規
- 拼音:
- jué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釋:
- 拘守已有的規章制度
- 出處:
- 黃人《序》:“然則操斯文進退去取之枋者,其猶橫分區域,橛守成規。”
- 21 清規戒律
- 拼音:
- qīng guī jiè lǜ
- 解釋:
-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 出處:
- 《釋門正統》:“元和九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 22 率由舊章
- 拼音:
-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 解釋:
- 率由:遵循;沿襲。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為泛指完全按老規矩辦事;不更新。
- 出處:
- 《詩經 大雅 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 23 襲故守常
- 拼音:
- xí gù shǒu cháng
- 解釋:
- 襲:固襲,繼承;故:成例;常:常規。因循守舊,照老規矩辦事
- 24 規行矩止
- 拼音: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釋:
-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茍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 出處:
- 晉 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執事之命。”
- 25 規行矩步
- 拼音: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釋:
- 比喻行動謹慎規范;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也比喻墨守陳規;不知變通。規、矩:原為測繪工具;這里比喻為原則、規矩。
- 出處:
- 《晉書 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 26 蹈常襲故
- 拼音:
- dǎo cháng xí gù
- 解釋:
- 蹈:踏;遵循;襲:固襲;繼承;常、故:慣常的;舊的。遵循常規舊法。形容辦事只會按照老的規矩;不會創新。
- 出處:
- 宋 蘇軾《伊尹論》:“后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一為希闊之行。”
- 27 陳陳相因
- 拼音:
-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解釋:
- 陳:舊;因:沿襲。原指皇家糧倉里;陳糧再加上陳糧;年年堆積。后用以比喻沿襲舊的一套;沒有改進和創新。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 28 食古不化
- 拼音:
- shí gǔ bù huà
- 解釋:
-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 出處:
-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墨守成規的反義詞
不主故常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別開蹊徑
匠心獨運
審時度勢
應變無方
打破常規
推陳出新
朝三暮四
標新立異
相風使帆
看風使帆
看風使舵
破舊立新
離經叛道
自我作古
自我作故
行隨事遷
識變從宜
達權知變
達權通變
遭時定制
革舊從新
高掌遠蹠
“墨守成規”單字解釋
* 墨守成規的近義詞有:一仍舊貫,一成不變,刻舟求劍,因循守舊,因循沿襲,因襲陳規,固守成規,固步自封,墨守成法,如出一轍,守株待兔,安于故俗,溺于舊聞,安常習故,循規蹈矩,恪守成憲,抱殘守缺,拘俗守常,擬規畫圓,按部就班,故步自封,橛守成規,清規戒律,率由舊章,襲故守常,規行矩止,規行矩步,蹈常襲故,陳陳相因,食古不化,墨守成規[mò shǒu chéng guī]的解釋: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