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夷不惠的近義詞
不夷不惠的近義詞有:中庸之道,匪夷匪惠,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的解釋: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出自:漢 揚雄《法言 淵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歟?’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不夷不惠的近義詞詳解
- 1 中庸之道
- 拼音: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釋: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 2 匪夷匪惠
- 拼音:
- fěi jí fěi huì
- 解釋:
-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 出處:
- 《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不夷不惠”單字解釋
* 不夷不惠的近義詞有:中庸之道,匪夷匪惠,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的解釋: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