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投筆從戎》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筆從戎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后漢書·班超傳》)
    [注釋]①徐令:徐縣縣令。②執:操持,做。③研:通“硯”。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①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學習) ②有口辯,而涉獵書傳(廣泛搜尋)
    ③嘗輟業投筆嘆曰(停止) ④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罷官)
    ⑤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報酬)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與“不恥勞辱”中的“恥”字活用情況相同的一項是( )
    A.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B.居家常執勤苦。
    C.外連橫而斗諸候。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相同的兩項是( )( )
    A.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 B.卿弟安在
    C.兄固被召詣校書郎 D.立功異域
    E.豫州今欲何至
    4、“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是( )
    A.家境貧寒,班超常常替官府雇傭人去抄寫來供養(母親)。
    B.家境貧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傭去抄寫來供養(母親)。
    C.家境貧寒,班固常常被官府雇傭去抄寫來供養(母親)。
    D.家境貧寒,班固常常替官府雇傭人去抄寫來供養(母親)。
    5、根據文意,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班超、班彪、班固這三個人是什么關系?
    (2)班超在為人、品行方面有哪三點比較突出?

    參考答案
    1.C
    2.A
    3.BE
    4.B
    5.(1)班彪與班固、班超是父子關系,班固與班超是兄弟關系。
       (2)胸有大志;孝順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勞累之事,而且不認為是羞恥的。

    參考譯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班超為人有遠大志向,不拘小節。但在家孝順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勞動為恥辱。能言善辯,粗覽歷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跟到洛陽。家里窮,常給官府雇傭抄書來養家。長期的勞苦,(班超)曾經停下活,扔筆感嘆:“大丈夫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應該模仿傅介子、張騫立功在異地,來獲得了封侯,怎么能長期在筆硯間忙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壯烈之士的志向呢?”后來班超出使了西域,竟然立功被封為定遠候。
    * 筆從戎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