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閱讀答案附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注釋: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邊月色。
    山光:山上的陽光。
    池月:池邊的月色。
    開軒:開窗。
    臥閑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恨:遺憾。
    感此:有感于此。
    終宵:整夜。
    勞:苦于。
     
    (1)“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是為后世所傳誦的佳句,“送”與“滴”字用得尤妙,請簡要賞析。(3分)    
    (2)詩中詩人經歷了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3分)
    3.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5分)
    4. 孟浩然是長于寫景的詩人,一向備受歷代詩論家贊譽。本詩在寫景方面有那些技巧?
    參考答案
     (1)“送”字化無情為有情,生動地寫出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1分); “滴”字既準確寫出竹露滴在池面清脆的聲響,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寥。(1分)寫荷氣以“送”,寫竹響以“滴”,從嗅覺、聽覺兩方面寫,而不直寫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1分)

      (2)詩人先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舒適(1分),由于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助興,又由于身邊知音寥落,無人共度良宵,頓生孤獨之感,(1分)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故人思念的惆悵。(1分)

    3、是一個無拘無束自由灑脫的隱士形象。(1 分)夜幕早合,明月高懸,詩人敞開亭戶,散發披垂,靠窗而臥,嗅荷香,聽露滴,不由感念故人;(2 分)表達詩人閑適恬淡的情趣,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 分)
    4、
    (1)白描:開頭“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簡筆勾勒出了一個恬靜可人的月夜圖。夕陽 一霎時間,就悄悄地西沉落山,東方的明月漸漸地升起來了,月光輕輕瀉入了庭院荷塘。
    (2)視聽結合、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從嗅覺、聽覺兩方面寫荷 花的香氣清淡細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悅耳,營造出清靜安謐之境。作者以動寫靜,寫出心 中莫名的寂寞悲哀。
    (3)煉字:忽”、“漸”二字運用巧妙,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 (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 “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 的快感。
    (4)擬人:“送”字用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清風吹送荷香的情景。 (至少寫出兩種,寫出一種得3 分。) 


    二:
    [思考與練習]
    ⑴解釋詞語:軒:         恨:      
    ⑵詩歌五、六兩句從        、        的不同角度寫夏日納涼時的真切感受。
    ⑶選擇一組“對偶”詩句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
    (1)窗  遺憾 
    (2)嗅覺  聽覺 
    (3)可選擇的詩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等。(可以從詞性、情感、物態、聲色等角度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

    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描繪了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抒發了詩人對老友的懷念。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閑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全詩寫景狀物細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

    本詩抒發了詩人對老友的懷念。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繪了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只是不覺中生出了沒有知音的感慨,以至夢中都會苦苦想念。詩人描寫感受細膩,語言流暢自然,寄情于景,韻味十足。
    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
     
    *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注釋: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邊月色。山光:山上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