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四、其十》閱讀答案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其 四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 十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注】這兩首詩是詩人第二次游秋浦創作,詩人此時已進入暮年,離開長安已達十年之久。
    1.下列對詩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其四描繪了一位面容枯槁、白發蒼蒼的孤苦老人的形象,其十描繪了一位可居他鄉的游子形象;其實都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B.其四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愁之深重,其十運用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到秋浦之后的內心感受。
    C.李白的這兩首詩都寫到了猿聲,“猿聲催白發”借猿聲的凄厲來渲染內心的愁苦,“猿聲碎客心”借猿聲的凄厲來勸告人們不要到這里來觀賞山水。
    D.“猿聲催白發”一個“催”字強調自己的頭發白的非常快,與“朝如青絲暮成雪”異曲同工。
    E.兩首詩在語言上各有特色,其四語言含蓄雋永,其十運用疊字,增強了詩句的韻律美。
    2.這兩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A、E(A項,其十并未通過描繪形象來傳達情感,也不是詩人的自我寫照。E項,“含蓄雋永”說法錯誤,本詩雖借白發抒發人生感嘆,但并非“含蓄”)
    2.前一首詩借“兩鬢”在“一朝”之間衰老,“猿聲”催得長短頭發瞬間變成白絲,表達了詩人對進入暮年滿腹憂郁的無限感慨,從詩人的人生經歷看,這首詩還表達了更深層的意義,那就是抒發了一種匡時濟世之大志卻又無門可報、欲罷不能的矛盾情懷。后一首詩借詩人以勸告的口吻囑咐友人不要去秋浦,以免凄厲的猿鳴聲勾起鄉愁。突出游子的思鄉之情。
    * 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其四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其十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注】這兩首詩是詩人第二次游秋浦創作,詩人此時已進入暮年,離開長安已達十年之久。1.下列對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