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的特點與鑒賞
詠史懷古詩
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
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或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實和現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統治昏庸和社會時弊,或是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揮。
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有以景襯情的,有古今對比的,有側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鑒賞示例1】
汴河曲 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閱讀上面兩首詩,說說兩詩在內容和表達技法上的異同。
答:兩首詩都是詠史詩。《汴河曲》借詠史來抒發昔盛今衰之情,通過古今對比的景物描寫,曾經“無限春”,而今“已成塵”,滿堤的楊柳讓回顧昔日繁盛的行人滿腹愁緒。《汴河懷古》借詠史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詩歌以議論起筆,從通常所說“隋亡為此河”說開,認為如果排除隋煬帝南巡的奢華行為,單就開通大運河而言,他的功勞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鑒賞示例2】
《念奴嬌•登多景樓》 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注】宋孝宗15年春,作者到建康和鎮江考察形 勢,準備向朝廷陳述北伐策略,此詞就作于這段時間。
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登臨詞。詞中的寫景、懷古都是為議論作準備,試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詞作首句的“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是全詞的總領句,統攝全文。“此意”就是指作者意圖北伐、收復失地的心意。
2、詞作中描寫長江天塹的奇險形勢就是為自己的北伐主張作鋪墊。
3、詞作中對六朝歷史的回顧,一方面借六朝統治者“只成門戶私計”來批評南宋統治者的茍且偷安、不思進取;另一方面借對六朝王謝諸人只知灑所謂英雄淚卻沒有實際抵抗行動的批判,來諷刺南宋統治集團某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辭而沒有出師北伐的行動;最后借“中流擊楫”和“小兒破賊”的典故表達自己愿意率軍北伐、收復中原、為國建功的決心和信心。
4、所以,縱觀全詞,詞中的寫景、懷古都是為議論作準備的。
【鑒賞示例3】 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謝將軍:東晉謝尚,官鎮西將煙。鎮守牛渚時曾于秋夜泛舟賞月,遇袁宏誦詩聽后大為贊賞,邀袁過船長談達旦,從此袁宏名聲大著。
以前兩聯為例,談談“空”字是怎樣把寫景和抒情聯系在一起的?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
答案示例:第一聯寫詩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這種秋江空寂 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謝尚對袁宏的提攜。第二聯正面寫懷古,一個“空”字使作者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上聯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大志難酬的孤獨和寂寞,也表達了自信、曠達、灑脫、豪放之情。
【鑒賞示例4】
[雙調]撥不斷•嘆世 馬致遠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詠史諷今是馬致遠散曲的一大特色。說說這首曲子是怎樣表現作者的嘆世情壞。
【參考答案】
提示:1、借古諷今;2、今昔對照;3、直抒胸臆。這首小令以前朝歷史為見證,否定功名霸業,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批判。
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
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或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實和現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統治昏庸和社會時弊,或是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揮。
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有以景襯情的,有古今對比的,有側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鑒賞示例1】
汴河曲 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閱讀上面兩首詩,說說兩詩在內容和表達技法上的異同。
答:兩首詩都是詠史詩。《汴河曲》借詠史來抒發昔盛今衰之情,通過古今對比的景物描寫,曾經“無限春”,而今“已成塵”,滿堤的楊柳讓回顧昔日繁盛的行人滿腹愁緒。《汴河懷古》借詠史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詩歌以議論起筆,從通常所說“隋亡為此河”說開,認為如果排除隋煬帝南巡的奢華行為,單就開通大運河而言,他的功勞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鑒賞示例2】
《念奴嬌•登多景樓》 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注】宋孝宗15年春,作者到建康和鎮江考察形 勢,準備向朝廷陳述北伐策略,此詞就作于這段時間。
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登臨詞。詞中的寫景、懷古都是為議論作準備,試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詞作首句的“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是全詞的總領句,統攝全文。“此意”就是指作者意圖北伐、收復失地的心意。
2、詞作中描寫長江天塹的奇險形勢就是為自己的北伐主張作鋪墊。
3、詞作中對六朝歷史的回顧,一方面借六朝統治者“只成門戶私計”來批評南宋統治者的茍且偷安、不思進取;另一方面借對六朝王謝諸人只知灑所謂英雄淚卻沒有實際抵抗行動的批判,來諷刺南宋統治集團某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辭而沒有出師北伐的行動;最后借“中流擊楫”和“小兒破賊”的典故表達自己愿意率軍北伐、收復中原、為國建功的決心和信心。
4、所以,縱觀全詞,詞中的寫景、懷古都是為議論作準備的。
【鑒賞示例3】 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謝將軍:東晉謝尚,官鎮西將煙。鎮守牛渚時曾于秋夜泛舟賞月,遇袁宏誦詩聽后大為贊賞,邀袁過船長談達旦,從此袁宏名聲大著。
以前兩聯為例,談談“空”字是怎樣把寫景和抒情聯系在一起的?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
答案示例:第一聯寫詩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這種秋江空寂 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謝尚對袁宏的提攜。第二聯正面寫懷古,一個“空”字使作者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上聯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大志難酬的孤獨和寂寞,也表達了自信、曠達、灑脫、豪放之情。
【鑒賞示例4】
[雙調]撥不斷•嘆世 馬致遠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詠史諷今是馬致遠散曲的一大特色。說說這首曲子是怎樣表現作者的嘆世情壞。
【參考答案】
提示:1、借古諷今;2、今昔對照;3、直抒胸臆。這首小令以前朝歷史為見證,否定功名霸業,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批判。
* 詠史懷古詩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或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實和現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統治昏庸和社會時弊,或是只抓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