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安月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閱讀答案
長安月夜
白居易
喧喧車騎帝王州②,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
【注】①本詩為作者在長安應舉時所作,詩題有改動。②帝王州:指都城長安。③原詩是一首七律,作者時任翰林學士。元九即詩人元稹,當時被貶湖北江陵。
1.下面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第一首詩中,“喧喧車騎”直接表現了唐代都城長安節日之夜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的熱鬧場景。
B.“羈病”交代了作者滯留長安期間的個人境況,而“無心逐勝游”則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隱憂。
C.第二首詩題目中的“禁中獨直”表明作者寫此詩時正在翰林院值班,“憶”是全詩的題眼。
D.兩首詩的寫作年代雖然不同,但題材相近,詩中的兩處“三五夜”所指的時令和具體節日也是相同的。
E.作者是寫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詩作中借月抒發感情,比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2.兩首詩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何不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D(B項“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隱憂”缺乏依據;D項,第一首詩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第二首詩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晚)
2.①第一首詩主要運用對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風,熱鬧非凡,“萬人行樂”;而詩人卻因“羈病”無心游玩,獨處客舍“一人愁”,顯得格外孤單,愁苦。(3分,意思對即可)②第二首詩主要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作者實寫自己在中秋之夜,對著明月思念遠方的好友;同時,詩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對方此時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設想江陵潮濕多云,擔心對方不能和自己同見“清光”。詩作虛實結合,表現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3分,意思對即可)
白居易
喧喧車騎帝王州②,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
【注】①本詩為作者在長安應舉時所作,詩題有改動。②帝王州:指都城長安。③原詩是一首七律,作者時任翰林學士。元九即詩人元稹,當時被貶湖北江陵。
1.下面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第一首詩中,“喧喧車騎”直接表現了唐代都城長安節日之夜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的熱鬧場景。
B.“羈病”交代了作者滯留長安期間的個人境況,而“無心逐勝游”則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隱憂。
C.第二首詩題目中的“禁中獨直”表明作者寫此詩時正在翰林院值班,“憶”是全詩的題眼。
D.兩首詩的寫作年代雖然不同,但題材相近,詩中的兩處“三五夜”所指的時令和具體節日也是相同的。
E.作者是寫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詩作中借月抒發感情,比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2.兩首詩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何不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D(B項“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隱憂”缺乏依據;D項,第一首詩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晚,第二首詩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晚)
2.①第一首詩主要運用對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風,熱鬧非凡,“萬人行樂”;而詩人卻因“羈病”無心游玩,獨處客舍“一人愁”,顯得格外孤單,愁苦。(3分,意思對即可)②第二首詩主要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作者實寫自己在中秋之夜,對著明月思念遠方的好友;同時,詩人以己心理及“故人心”,想象對方此時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設想江陵潮濕多云,擔心對方不能和自己同見“清光”。詩作虛實結合,表現了元白二人千里回思的深厚友情。(3分,意思對即可)
* 長安月夜白居易喧喧車騎帝王州②,羈病無心逐勝游。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注】①本詩為作者在長安應舉時所作,詩題有改動。②帝王州:指都城長安。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