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詩歌分題材針對練習及答案

    古代詩歌八類題材針對練習
    1.[送別懷人詩]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 。
    (1)請簡要分析頷聯中“沒”字和“空”字的妙用。(5分)
    【答案】 (1)“沒”字明寫飛鳥的不知去向,同時又隱喻友人的南游,寫出了友人的遠行難以預料,傾注了自己的關切和憂慮。“空”字,寫友人遠去了,只有青山依依向人,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
    (2)頸聯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離情別緒?請作簡要賞析。(6分)
    【答案】 虛實結合(或想象),前一句實,后一句虛。前一句寫詩人目送著友人的行舟遠去,直至消逝在長江盡頭;后一句想象著友人正在夕陽燦照的五湖(當指太湖)畔觀賞明媚的春色。
    【賞析】 這首詩抒發自己對友人的真摯情意,描寫了揮手遠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腸百結,寫得動人心弦。全詩沒有“別離”二字,只寫離別后的美景,然而濃濃的離情別緒已完全融入景中,曲折婉轉,首尾呼應,手法新穎,別具匠心,離思深情,悠然不盡。詩人借助眼前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2.[山水田園詩]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過楊村
    楊萬里
    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
    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
    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
    政爾清和[注]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
    【注】 清和:農歷四月。
    (1)請從“繪色”“立意”兩個角度對詩歌的中間兩聯進行賞析。(5分)
    【答案】 ①從繪色的角度看,綠色的楊柳、葡萄架,紅白相間的鮮花,金黃的麥田,碧藍的天空,色彩鮮明,構成一幅美好的田園生活圖。②從立意的角度看,田園美景如畫,田園生活充滿樂趣,流露出詩人對淳樸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2)詩歌的最后一聯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愿望?(6分)
    【答案】 最后一聯的意思是,在農歷的四月天,我還在趕往異地做官的路上,農村是這樣的美,何不回家種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為了誰呢?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辭官歸隱的愿望。

    3.[邊塞征戰詩]閱讀下面兩首邊塞詩,完成(1)~(2)題。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常建
    玉帛①朝回望帝鄉,烏孫②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塞下曲
    [明]蘇佑
    將軍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
    觱篥③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注】 ①玉帛:指烏孫使者朝覲漢武帝時攜帶的禮品。②烏孫:漢朝時活動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③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
    (1)同為邊塞詩,這兩首詩在內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5分)
    【答案】 常詩寫了邊塞無征戰(和平、安寧、無戰事)的景象,抒發了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或贊美化干戈為玉帛)之情;蘇詩寫了將士寒夜戍邊的場景,表達了對戍邊將士不畏艱苦,保家衛國(戍邊衛國)的精神的贊揚。
    (2)第二首詩的前兩句寫景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說出一種并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 (示例一)動靜結合。明月高懸,清輝灑邊關,此為靜。西風勁吹,戰袍隨風拂起,此為動。二者相結合,再現邊地曠遠、戍邊將士風餐露宿的情景。
    (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懸,突顯塞外風光的壯闊。寒夜西風吹,戰袍獵獵作響,則是再現戍邊將士的生活艱辛。更傳達出詩人對戍邊生活的復雜心態。既有欽佩贊嘆之情,亦有同情慨嘆之感。
    (示例三)視聽結合。月灑清輝遍軍營,風吹戰袍獵獵聲。一視一聽,形象地再現邊關特有的自然風光、軍營情境。
    4.[羈旅思鄉詩]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野泊對月有感
    周 莘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①病客情。
    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
    欲問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
    【注】 ①逋逃:意為漂泊無家。②行朝:遷流不定的朝廷。
    (1)詩的頷聯是怎樣描寫“野泊”所見之景的?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 ①動靜結合(或視聽結合)。②前一句寫靜景(視覺),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后一句寫動景(聽覺),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暗指兵荒馬亂。動靜結合,渲染了空茫凄涼的意境。
    (2)詩的最后兩聯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案】 ①漂泊思歸之情。“酒添客淚”寫出了詩人身在客中,不由傷感落淚,想要借酒澆愁,依舊愁心難抑,“歸心”則透露了詩人的思歸之情。②憂國傷時之情。“欲問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的關切,“眼中群盜尚縱橫”一句則勾勒了遍地兵荒馬亂的景象。

    5.[詠史懷古詩]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王昭君
    [唐]李商隱①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②。
    【注】 ①李商隱,晚唐詩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復一年過去,漢宮里像昭君那樣被冷落的宮女,年年都有。

    和聶儀部明妃曲
    [明]李攀龍
    天山雪后北風寒,抱得琵琶馬上彈。
    曲罷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
    【注】 聶儀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見贈,作者以此詩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王明君,亦稱明妃。
    (1)兩首詩均圍繞王昭君這一歷史人物展開,情感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5分)
    【答案】 (1)李商隱的《王昭君》,借古諷今,以毛延壽制造一個又一個昭君的悲劇,來影射當時一手遮天、認錢認勢不認人、壓制有才之人的宦官、軍閥以及朋黨之流,造成寒士被排擠壓制的社會現實。整首詩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感傷。
    李攀龍《和聶儀部明妃曲》,獨辟蹊徑寫古人,通過設想王昭君遠嫁塞外后,對漢宮依然無限眷戀,曲罷竟誤以“青海月”為漢月的情景,狀其對漢朝的依戀之深,幽怨之長。
    (2)《和聶儀部明妃曲》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昭君形象?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6分)
    【答案】 整首詩塑造出一個身行萬里,心懷故土,愁怨深長的悲情女性形象。整首詩把王昭君置于一個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兩句以漫無邊際的背景來襯托其遠離故土的無限哀傷,三、四兩句寫王昭君在彈完曲調的那一瞬間,竟把眼前高懸的“青海月”誤作“漢宮月”,因而遐想故鄉,留連難去,其中“徘徊”一詞極言其對故鄉的魂牽夢繞,一往情深。

    6.[送別懷人詩]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唐多令
    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謾[注]長是、系行舟。
    【注】 謾:徒然。
    (1)“離人心上秋”自古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作者為什么說“有明月,怕登樓”?(5分)
    【答案】 (1)①該句將“愁”字巧妙地拆分為“心上秋”,既突出季節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內心因離別而愁。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樓,是因為登高懷遠,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讓人增添愁苦,表達了月夜思鄉懷人而又充滿矛盾的心理。
    (2)詞的下闋手法多樣,感情豐富,試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借景抒情。往事如夢,花落成空,美好年華如水,表達了時光流逝的感慨。②對比(反襯)。“燕歸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無法歸家的哀愁。③擬人。詞人責備垂柳不能留住親友,卻總是纏留自己的行舟,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
    7.[詠物言志詩]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①。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②,升君白玉堂。
    【注】 ①《晉書•羅含傳》:“及致仕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以為德行之感焉。”②金鸚鵡:金制的狀如鸚鵡螺的酒杯。
    (1)詩的前四句描寫了菊花怎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答案】 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黃,色彩鮮明而和諧;②味香:它有羅含宅中菊的香味;③品高:將菊花的色、香與陶潛、羅含等有德行的人聯系起來,賦予其高貴的品格。
    (2)本詩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 前六句借助對菊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才德俱佳卻不為世用的苦悶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兩句以菊自喻,表達了詩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托物言志,以菊花自況。首聯描摹菊花色調淡雅,豐韻翩翩。頷聯用陶令、羅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頸聯用“禁重露”“怯殘陽”寫菊花深憂遲暮,暗含抱負不能施展,虛度年華之意。尾聯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賞識之意。

    8.[愛情閨怨詩]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眼兒媚
    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1)概括上闋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5分)
    【答案】 (1)清明前,風和日麗、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讓作者感到愉悅;清明后,落花飛絮、云霧壓樓的景色又讓作者感到郁悶、惆悵。
    (2)請簡要分析“云鎖朱樓”中“鎖”字的妙處。(6分)
    【答案】 “鎖”字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陰云密布、霧壓朱樓的情景,暗示出深閨女子心情的郁悶,意味無窮。
    * 古代詩歌八類題材針對練習1.[送別懷人詩]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餞別王十一南游劉長卿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1)請簡要分析頷聯中“沒”字和“空”字的妙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