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陳子昂《居延海樹聞鶯》閱讀答案

    居延海樹聞鶯
    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
    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龍,蔡女*沒胡塵。
    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注】①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文學和政治才能兼備,但備受壓制, 曾兩度從軍赴邊。②蔡女:即蔡文姬,東漢女詩人,博學能文,善音律,漢末為亂兵所擄,留 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贖回,嫁給董祀。
    1.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鶯聲”的? “鶯聲”在詩中起到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
    2.作者在第三聯中寫明妃和蔡女,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首聯以邊地的荒寒空寂,襯托乍聞鶯聲的新奇悅耳;頷聯移情于物(或運用想象),細聽之下,感覺鶯聲悲苦愁絕,仿佛在懷念遠逝之人。“鶯聲”觸發詩人的情思,并串聯起全詩的內容。(共6分,分析手法4分,鶯聲的作用2分)
    2.借典抒懷。作者的身世遭遇和她們極為相似:明妃貌美而無寵、文姬才高而命薄,她們都遭遇命運的無情擺弄,遠離故園,長留荒寒的胡地;作者懷才不遇,仕途多舛,背井離鄉來到邊地。作者寫明妃和蔡女,不僅為她們一灑同情之淚,更是將她們引為同調,借以抒發自己心中的郁憤不平。(5分,寫作意圖2分,分析3分)
    * 居延海樹聞鶯陳子昂?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明妃失漢龍,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注】①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文學和政治才能兼備,但備受壓制,曾兩度從軍赴邊。②蔡女:即蔡文姬,東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