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歌鑒賞之煉字型和分析關鍵字型題目的答題方法及步驟
分析煉字型
提問方式:設問方式一:字詞的表現力
①詩中某字用得好,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定向賞析型)
②詩句中用得最好的詞是哪個,請賞析? (自主賞析型)
③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 (比較鑒賞型)
設問方式二:內容、結構
①詩歌的“詩眼”“關鍵詞”是哪個?
③這個詞在詩歌中起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這個字或者詞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有沒有用到什么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表達技巧,如果有,也要寫進去)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分析關鍵字(詩眼)型
詩眼常識:1.“詩眼”往往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
2. 大致分為兩類:一是一首詩內容的凝聚點,表現詩的主旨,這是全詩的詩眼。(在詩題中為“題眼”)二是一句詩中最精練最傳神的一個字,或增強詩歌的形象性,使詩歌充滿情趣,給人以豐富的想像;或使詩意更精確;或使詩句翻出新意。這是局部的詩眼。
特別注意:尋找詩眼時,一要重點關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容。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一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寫出來了,一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二要關注修飾語,例:“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潛、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三要關注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等)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杜甫) 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案結構:①關鍵詞含義(色彩、情味)②手法③作用(寫出了什么+表現出了什么)④點評妙處(該詞句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該詞句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二.問題探究
【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提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例2】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有人認為“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三.
限時訓練
(2007年全國卷ii第12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 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2) 尾聯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1)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
四.
延伸拓展
“語言煉字類”題目解題小結
析煉字:①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該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③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品味關鍵詞句:①詞句含義(色彩、情味)+②手法+③作用(寫出了什么+表現出了什么)+④點評妙處(該詞句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該詞句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分析語言特色: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注意:應重點關注修辭,據此分析語言特色。【有時要關涉音韻(平仄、押韻、節奏)】
五.
課時作業
1.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憶 秦 娥
(南宋)黃機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1) 首句“蕭索”二字在詞中有什么作用?
(2)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1)①點明秋天景物的特點; ②為抒發游子孤寂之情奠定了感情基調。
(2)擬人。離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這里將它擬人化,似乎它可以離開人而獨立存在。它完全不顧及游子四處飄泊的痛苦處境,久久不去,折磨著人的心靈。表達了游子深重難遣的離別之情。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陸游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
【注】①這首詞是陸游晚年被罷官后所作。②《長楊賦》:漢代楊雄為諷諫漢成帝游幸長楊官而作。
(1) 首句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2)下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1)①營造了凄清而蕭瑟的氛圍,②烘托了作者悲涼的心境,③觸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2)①作者被罷官即將回家,滿腹韜略卻無人可托,表達了對抗金大業難以為繼的悲哀。②借用漢代楊雄作《長楊賦》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忠心耿耿獻計獻策卻不被重用的憤慨。
【綜合應用】讀詩答題
南溪早春
楊萬里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紅。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1)楊萬里的詩描寫細膩,語言新穎活潑,請選出最能表現這一特點的一聯詩句試作賞析。
(2)請聯系全詩內容,分析第二句中“惱”的含義及作用。
參考答案
(1)第二聯觀察細致,描寫細膩,語言新穎 活潑。 早春柳枝綠時,總是首先從下垂的枝條末梢部分開始,故說“垂處綠”;而桃紅初綻時,也總是從上伸的枝條末端開始,故說“末梢紅”,描寫細致入微, “下來”“上去”將“高柳”、“小桃”人性化,分別寫了柳條桃枝 的動態美,語言形象活潑。表現了詩人對早春到來的欣喜歡愉之情。
(2)“惱”有“惱火”“羞惱”之意。還家五年已五次見過春天了,春容的鮮妍美好與病翁的衰老形成對照,所以“惱”。表達了對早春景色的愛慕之情和嘆老不服老的情緒。
提問方式:設問方式一:字詞的表現力
①詩中某字用得好,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定向賞析型)
②詩句中用得最好的詞是哪個,請賞析? (自主賞析型)
③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 (比較鑒賞型)
設問方式二:內容、結構
①詩歌的“詩眼”“關鍵詞”是哪個?
③這個詞在詩歌中起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這個字或者詞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有沒有用到什么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表達技巧,如果有,也要寫進去)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分析關鍵字(詩眼)型
詩眼常識:1.“詩眼”往往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
2. 大致分為兩類:一是一首詩內容的凝聚點,表現詩的主旨,這是全詩的詩眼。(在詩題中為“題眼”)二是一句詩中最精練最傳神的一個字,或增強詩歌的形象性,使詩歌充滿情趣,給人以豐富的想像;或使詩意更精確;或使詩句翻出新意。這是局部的詩眼。
特別注意:尋找詩眼時,一要重點關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容。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一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寫出來了,一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二要關注修飾語,例:“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潛、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三要關注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等)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杜甫) 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案結構:①關鍵詞含義(色彩、情味)②手法③作用(寫出了什么+表現出了什么)④點評妙處(該詞句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該詞句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二.問題探究
【例1】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提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例2】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有人認為“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三.
限時訓練
(2007年全國卷ii第12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 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2) 尾聯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1)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
四.
延伸拓展
“語言煉字類”題目解題小結
析煉字:①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該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③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品味關鍵詞句:①詞句含義(色彩、情味)+②手法+③作用(寫出了什么+表現出了什么)+④點評妙處(該詞句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該詞句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分析語言特色: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注意:應重點關注修辭,據此分析語言特色。【有時要關涉音韻(平仄、押韻、節奏)】
五.
課時作業
1.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憶 秦 娥
(南宋)黃機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1) 首句“蕭索”二字在詞中有什么作用?
(2)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1)①點明秋天景物的特點; ②為抒發游子孤寂之情奠定了感情基調。
(2)擬人。離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這里將它擬人化,似乎它可以離開人而獨立存在。它完全不顧及游子四處飄泊的痛苦處境,久久不去,折磨著人的心靈。表達了游子深重難遣的離別之情。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陸游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
【注】①這首詞是陸游晚年被罷官后所作。②《長楊賦》:漢代楊雄為諷諫漢成帝游幸長楊官而作。
(1) 首句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2)下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1)①營造了凄清而蕭瑟的氛圍,②烘托了作者悲涼的心境,③觸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2)①作者被罷官即將回家,滿腹韜略卻無人可托,表達了對抗金大業難以為繼的悲哀。②借用漢代楊雄作《長楊賦》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忠心耿耿獻計獻策卻不被重用的憤慨。
【綜合應用】讀詩答題
南溪早春
楊萬里
還家五度見春容,長被春容惱病翁。
高柳下來垂處綠,小桃上去末梢紅。
卷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當好時豐。
(1)楊萬里的詩描寫細膩,語言新穎活潑,請選出最能表現這一特點的一聯詩句試作賞析。
(2)請聯系全詩內容,分析第二句中“惱”的含義及作用。
參考答案
(1)第二聯觀察細致,描寫細膩,語言新穎 活潑。 早春柳枝綠時,總是首先從下垂的枝條末梢部分開始,故說“垂處綠”;而桃紅初綻時,也總是從上伸的枝條末端開始,故說“末梢紅”,描寫細致入微, “下來”“上去”將“高柳”、“小桃”人性化,分別寫了柳條桃枝 的動態美,語言形象活潑。表現了詩人對早春到來的欣喜歡愉之情。
(2)“惱”有“惱火”“羞惱”之意。還家五年已五次見過春天了,春容的鮮妍美好與病翁的衰老形成對照,所以“惱”。表達了對早春景色的愛慕之情和嘆老不服老的情緒。
* 分析煉字型提問方式:設問方式一:字詞的表現力①詩中某字用得好,你認為它好在哪里???????(定向賞析型)②詩句中用得最好的詞是哪個,請賞析?????????(自主賞析型)③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比較鑒賞型) ......